手头紧,刷信用卡、花呗周转不过来,于是点开几个网贷app,想着“先借几千撑几天”?可等还款日一到,工资没到账,朋友又借不到钱,干脆“先拖着吧”,结果一拖就是几个月——直到某天查征信,突然发现名下多了几笔“逾期记录”,心里咯噔一下:“完了,这影响是不是一辈子?”

别慌,今天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律师视角,给你掰扯清楚一件事:上了征信的网贷逾期,到底有多严重?还能不能借钱?以后贷款买房买车会不会被拒?
网贷上不上征信,关键看平台是否接入央行系统
首先得搞明白一点:不是所有网贷都会影响征信,市面上五花八门的借贷产品,有的是持牌机构(比如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有的只是助贷平台或小贷公司,只有那些接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机构发放的贷款,才会在你还款异常时上报逾期记录。
举个例子:
- 像借呗、京东金条、微粒贷这类由蚂蚁消金、京东数科等持牌机构运营的产品,基本都已全面接入征信。
- 而一些不知名的小额贷app,可能只是内部风控记录,并不会上传到央行征信数据库。
所以第一步你要确认:这笔网贷到底上不上征信?方法很简单——打开你的借款合同,找“征信报送”相关条款;或者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凯发app官网查个人信用报告,直接看有没有这笔贷款记录。
一旦发现已经上了征信且有逾期,那麻烦就来了。
逾期一次就完蛋?不一定,但后果很现实
很多人以为“只要还了就没事”,其实大错特错,征信记录讲究的是“全过程留痕”。
哪怕你现在把欠款全部结清,征信报告上依然会显示:
- 逾期次数
- 最长逾期月数
- 当前是否结清
- 是否有呆账、代偿、核销等标记
这些信息会在征信系统里保留5年(从你还清之日起算),5年内,任何金融机构审批信贷业务时都能看到这段“黑历史”。
这意味着什么?
👉 你想申请房贷?银行一看你过去两年有连续3个月逾期,大概率直接拒贷。
👉 想办一张新信用卡?发卡行评估你为高风险客户,额度给很低,甚至不批。
👉 连某些单位入职背调查征信,也可能因此卡住offer。
但这不等于“彻底没救”,法律和金融规则从来都不是一刀切。
如果你只是短期逾期(如1-2次,每次不超过30天),并且后续保持良好还款记录,部分银行仍可能接受你作为客户,只是利率更高、审批更严。
而如果是连续90天以上逾期(俗称“连三累六”),那就真进了“信用黑名单”的边缘地带,未来几年融资基本寸步难行。
以案说法|小王借网贷逾期两年,买房贷款被拒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王,90后程序员,在2021年疫情期间失业,靠几个网贷平台维持生活开销,当时觉得“反正几百块,晚几天还也没事”,结果越滚越多,最多时同时欠了7家平台共4.8万元。
等到2023年工作稳定想买房时,去银行申请房贷,却被通知:“您有多笔征信逾期记录,不符合准入条件。”
我们调取了他的征信报告,发现其中三家持牌机构已将他的贷款标记为“当前逾期”,最长一笔逾期达11个月,还有一笔被列为“呆账”。
虽然小王后来陆续还清了所有债务,但征信上的污点仍在,他只能选择利率高出2个百分点的非银机构贷款,多付了十几万利息。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你以为的“小事”,可能在未来变成压垮人生的最后一根稻草。
法条链接|这些规定你必须知道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监管政策: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明确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将个人信息纳入隐私权保护范畴,包括征信信息在内的数据采集必须依法进行,不得滥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贷市场秩序的通知》
要求所有接入征信系统的金融机构,如实、准确、及时报送借款人信用信息,不得瞒报、漏报。
也就是说,只要你借的是正规渠道的网贷,平台就有义务把你的真实还款情况上报征信——这是合法合规的操作,你也无权要求“删记录”。
律师总结|信用是无形资产,比钱更重要
最后我想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在这个时代,信用就是你的第二张身份证。
很多人总觉得“我又不差那点钱,迟几天能咋样?”可当你真正需要贷款买房、创业融资、甚至给孩子上学选国际学校的时候,才发现那一纸征信报告,比存款数字更能决定你的人生走向。
面对网贷,记住三点:
✅ 借之前问清楚:这家平台上不上征信?
✅ 一旦逾期,尽快处理,越早结清,负面影响越小;
✅ 即使已有逾期,也不要破罐子破摔,持续积累正面信用记录,五年后一切可重来。
别让一时的侥幸,换来五年的代价。
真正的财务自由,从来不是能借多少,而是能否按时还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