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十几年律师,经常有朋友火急火燎地打电话问我:“王律师,我表弟因为搞电信诈骗被带走了,得蹲几年啊?”或者“我银行卡突然用不了,银行说涉及诈骗资金流动,这可咋整?”说实话,这些问题背后,藏着不少普通人的血泪故事,今天咱们就聊聊电信诈骗的量刑门道,顺便说说遇到银行卡冻结该怎么应对。

电信诈骗判多久,关键看四个字:数额、情节,我经手过不少案子,有的判了缓刑回家过年,有的判了无期牢底坐穿,举个例子,去年有个大学生小刘,冒充客服骗了八千块,退赃取得谅解,最后判了缓刑,但上个月有个团伙头目老陈,骗了三百多万,还导致一名老人跳楼,直接判了十五年,你看,同样是诈骗,差距就在细节里。
数额是硬杠杆:三千块就能立案,三年以下;五十万以上,十年起步,但别以为数额小就没事——如果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哪怕一分钱没骗到,也照样定罪。
情节是软刀子:有没有退赃?是不是初犯?有没有骗老人看病钱?这些都会让刑期像坐过山车,我见过最离谱的案子,主犯骗了200万,但把赃款全退还给受害者,还额外补偿了精神损失费,最后判得比从犯还轻。
以案说法
去年办的这个案子特别典型,小李是个95后,被老乡忽悠进诈骗集团,每天用虚拟拨号设备群发“医保卡异常”短信,干了两周,分到三千块就觉得良心不安,主动辞职回老家开网约车,没想到半年后警察找上门,那个诈骗团伙总共骗了八百多万。
法庭上,检察官指着小李的业绩表说:“他参与期间团伙骗成功六起,金额十六万。”我立刻反驳:“证据显示小李根本不认识其他成员,也不清楚具体诈骗金额。”最后法官采纳了我们的辩护意见——小李虽然参与发送诈骗信息,但情节较轻,且自动中止犯罪并退赃,判了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司法系统会区分“炮灰”和“核心”,就像饭店后厨,洗菜的和掌勺的责任能一样吗?
法条链接
《刑法》第266条说得明白: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或无期,但电信诈骗还有个“两高一部”的专门规定,像《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里面把“拨打诈骗电话500人次以上”直接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这就把量刑门槛拉低了不少。
有意思的是,去年新出的司法解释特别强调了“穿透式认定”——就算你用区块链、虚拟货币绕八百个弯,只要资金链最终指向你,照样按总涉案金额算,这就好比你是运输毒品的司机,不能说只负责开车就不算贩毒。
经历过上百起电信诈骗案件,我总结出三个血泪教训:
第一,永远别信“轻松赚快钱”,那些招聘“客服”、“引流专员”的,十有八九是在找替罪羊,当你觉得这钱赚得太容易时,法律风险正在暗中标价。
第二,银行卡冻结要主动应对,如果卡片突然受限,立即带着身份证、流水去银行核实,如果是误伤,尽快提交无犯罪声明;如果确实收到可疑资金,赶紧找律师做合规审查——被动等待只会让账户被永久封控。
第三,量刑的关键在于补救,已经涉案的,退赃退赔、取得谅解书能直接影响刑期,就像开车撞了人,是逃逸还是积极救治,法律会给截然不同的评价。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面对如今层出不穷的诈骗套路,守住法律底线就是守住人生,那些看似诱人的“快钱”,迟早会让你用自由来偿还。
电信诈骗会判多久?银行卡突然被冻结怎么办?,本文为即问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如有咨询需要请联系专业律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