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借个几千块应急,想着几个月就还清,结果拆东墙补西墙,越滚越大;催收电话从一天一个变成一小时十个;征信报告点开一看,密密麻麻几十条查询记录,小贷平台的名字比通讯录还全——你,已经被贴上“网黑”标签了。
更扎心的是,你还坚持在还,可账单不减反增,每个月工资刚到账,就被自动划走一大半,生活质量直线下降,心理压力却节节攀升,这时候你开始怀疑:我是不是永远翻不了身了?
别急,今天咱们不画大饼,也不灌鸡汤,我就用一个老律师的视角,跟你聊聊——逾期严重、征信已花、被多家小贷围剿的人,到底还有没有出路?该怎么一步步走出泥潭?
“越还越多”的真相:你以为在还本金,其实大部分在付利息和罚息
很多人以为自己在认真还款,债务就会慢慢减少,但现实是,很多小额网贷平台的合同里埋着“隐形炸弹”:
- 砍头息:说好借1万,到账只有8500,但你还得按1万还本付息;
- 高利率复利计息:年化利率表面写24%,实际算下来超过36%甚至更高;
- 逾期罚息叠加服务费:逾期一天收50,三天收200,还加上所谓的“管理费”“催收费”。
这些费用不断滚雪球,导致你每月还款中,真正抵扣本金的部分可能不到三成,所以你拼命还钱,欠款总额却像打不死的小强,始终下不来。
📌 重点来了:根据《民法典》和最高法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超过lpr四倍(目前约14.8%)的利息部分,法律不保护,你可以主张这部分不该还!
“网黑”不是死刑,而是警钟:你的信用正在被透支
什么叫“网黑”?它不是官方术语,而是业内对那些频繁申请网贷、多头借贷、征信查询过多、有严重逾期记录人群的俗称。
银行看到你这样的征信,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人缺钱,而且管不住自己。”于是信用卡降额、房贷车贷直接拒批,甚至连某些租房平台都要求查征信。
但这不代表你就彻底没救了。
✅真正的转机在于:停止无效还款,启动合法维权 债务重组。
举个例子:
老张去年因为生意周转,在七八个平台借了十几万,月息加起来将近3万,他咬牙还了半年,发现本金一分没少,反而新增了几笔逾期,后来他找到专业律师团队,做了三件事:
- 梳理所有借款合同,筛选出高利贷平台;
- 发函主张超过法定利率部分无效,停止支付不合理费用;
- 与部分正规机构协商分期或展期,暂缓催收压力。
三个月后,他的催收电话少了90%,最重要的是——终于能喘口气,开始规划真实可行的还款计划。
以案说法|小李的“绝地反击”
这是我去年代理的一个真实案例。
小李,26岁,普通上班族,疫情期间失业,靠借网贷维持生活,短短一年内,他在某“知名”小贷app、多个p2p平台累计借款9.8万元,实际到账仅7.3万元(砍头息严重),由于收入中断,全部逾期。
催收手段极其恶劣:
- 白天电话轰炸公司同事;
- 深夜短信威胁“上门泼油漆”;
- 更过分的是,把他妈妈的手机号也列入催收名单。
我们介入后,第一时间做了三件事:
- 收集所有借款流水、合同截图、催收录音;
- 向涉事平台发送律师函,明确指出其违规放贷、暴力催收行为违法;
- 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和《互联网金融催收公约》,向监管部门投诉。
结果呢?
其中两家平台主动联系协商减免,一家退还了部分已收利息,另一家终止了对其家属的骚扰,最关键的是,法院最终认定其中一笔年化超50%的贷款属于“变相高利贷”,超出部分无需偿还。
这个案子让我明白:哪怕你已经“网黑”,只要拿起法律武器,依然可以守住底线。
法条链接|这些法律规定,是你最后的盾牌
别觉得法律离你很远,关键时刻它就是救命稻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严禁骚扰无关第三人、不得使用恐吓威胁语言。
-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任何组织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他人个人信息。
哪怕你签了合同,只要条款违法,依然可以主张无效。
律师总结|黑暗尽头,总有光
我想对每一个正在挣扎的人说:
你不是失败者,你只是在错误的时间,用了错误的方式解决困难,现在回头,一点都不晚。
📌关键行动建议如下:
- 立即停止盲目还款,先理清每一笔债务的真实成本;
- 保留所有证据:聊天记录、通话录音、转账凭证、合同文本;
- 优先处理暴力催收和超高利息平台,必要时寻求专业律师协助;
- 重建财务规划:区分“该还”和“不必还”的债务,制定可持续的清偿方案;
- 给信用一次重生机会:未来两年内避免新增非必要借贷,逐步修复征信。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犯过错就抛弃你,但你要学会用自己的方式站起来。
负债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清醒和勇气。
当你开始正视问题,改变就已经发生。
——一名见过太多眼泪,也见证过无数次重生的执业律师
网贷越还越多?征信花成‘网黑’了还能翻身吗?,本文为即问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如有咨询需要请联系专业律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