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最近朋友圈、微信群,甚至身边同事聊天,动不动就冒出一句:“哎,我又逾期了……”

不是信用卡,是网贷。
而且这话不是谁随口一说,是真的在焦虑,在发愁,在深夜翻来覆去睡不着——因为平台催收电话打到家人手机,因为征信报告已经“花”得像张废纸,因为每个月工资刚到账,就被自动划走一半还债。
这不是个例,这是一场悄无声息却席卷全国的“债务风暴”。
咱不讲大道理,也不吓唬人,就用最接地气的话,聊聊:现在到底有多少人网贷逾期?为什么会越来越多?如果你也正在泥潭里挣扎,还能不能喘口气?有没有出路?
网贷逾期,真的“遍地都是”吗?
先说结论:是的,确实很多,而且比你想象的还要普遍。
根据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的部分数据,虽然没有直接公布“逾期人数”,但从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贷款平台的不良率就能看出端倪。
比如某头部平台2023年的年报显示,其个人信贷业务的不良率已经突破4.5%,而在疫情后高峰期一度接近6%,别小看这几个点——这意味着每100个借款人里,就有接近6个人长期还不上钱。
更别说那些没持牌的小贷公司、助贷平台、甚至是打着“低息”幌子的高利贷app,它们的坏账率可能高达15%以上,这些平台往往不会公开数据,但催收强度之大、手段之激进,反过来印证了逾期规模不小。
再看社会现象:
- 很多年轻人“以贷养贷”,从一个平台借新还旧,滚雪球般背上十几万债务;
- 有人月薪八千,背负七八个平台的贷款,月还款超过一万二;
- 更有甚者,连学生都在偷偷申请网贷,结果毕业即负债……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现实。
为什么网贷逾期的人越来越多?
很多人以为,逾期是因为“不务正业”“挥霍无度”,但真相往往更复杂:
收入增长跑不过欲望和压力
房价、物价涨得快,工资却原地踏步,年轻人想租房、买车、结婚、创业,手头紧的时候,刷信用卡额度不够,自然就转向门槛更低的网贷。
网贷太“容易”了
人脸识别 身份证 手机号,三分钟到账,没有抵押,不用担保,利息写着“日息万分之三”,实际年化可能超过24%,甚至36%,很多人根本没算清楚成本,稀里糊涂就借了。
多头借贷成常态
一个人同时在借呗、微粒贷、京东金条、分期乐、360借条……七八个平台来回倒腾,一旦其中一家收紧风控或降额,资金链立刻断裂,全面逾期。
突发变故击穿还款能力
失业、生病、离婚、创业失败……人生任何一次重大打击,都可能让原本勉强维持的还款计划彻底崩盘。
所以你看,很多人不是不想还,而是真的还不起。
逾期之后会发生什么?真会被“抓”吗?
这是大家最担心的问题,我直接告诉你:
✅不会坐牢(除非涉及诈骗)
❌但后果很严重
具体分几个阶段:
逾期初期(1-30天)
平台开始发短信、打电话提醒你还款,语气还算客气,这时候协商空间最大。逾期30-90天
催收升级,电话频率增加,可能会联系你的紧急联系人,征信记录开始标注“逾期”。逾期90天以上
贷款被划为“不良资产”,可能被转让给第三方催收机构,催收方式可能变得激进,比如频繁骚扰、威胁曝光通讯录等(这部分违法,可投诉)。被起诉
如果金额较大(通常超过1万元以上),平台可能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胜诉后,你可能面临:- 被强制执行;
- 银行账户冻结;
- 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俗称“老赖”);
- 限制高消费(不能坐飞机、高铁、住星级酒店等)。
但注意:只要不是恶意骗贷、伪造资料,就不会构成刑事犯罪。
以案说法:小李的“翻身记”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叫小李,28岁,程序员。
他从2020年开始接触网贷,最开始只是为了应急周转,后来陆陆续续在9个平台借款,总额达18万,每月光利息就要还六七千,工资根本覆盖不了。
到2023年初,他已经全面逾期,催收电话打到父母那里,母亲气得住院,他自己也焦虑到失眠,甚至想过轻生。
找到我时,他的诉求只有一个:“我不想躲了,但我真的还不起。”
我们做了几件事:
- 梳理所有债务明细,确认哪些是合法利率,哪些涉嫌高利贷;
- 主动联系平台协商,提出“本金分期 停息”的方案;
- 对其中两家违规催收的平台,发出律师函制止;
- 协助他向法院申请“个人破产和解”程序试点(深圳地区已试行);
经过半年沟通,7家平台同意达成个性化分期协议,最长分5年还清本金,停止计息,小李重新回归正常生活,也开始做副业还债。
他说:“最怕的不是欠钱,是没人告诉我还能怎么办。”
法条链接:你知道这些权利吗?
以下是你可以依据的法律条款,关键时刻能保护自己: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一条:
贷款人不得预先扣除利息,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四倍(目前约为14.8%),超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三条:
催收不得骚扰无关第三人,不得使用恐吓、侮辱性语言,不得频繁致电影响正常生活。《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
任何组织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泄露通讯录属于违法行为。
你有还款义务,但也有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
律师总结: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沉默
最后我想说:
网贷逾期的人确实越来越多,但这不代表你就完了。
关键在于:不要逃避,不要以贷养贷,更不要相信“征信洗白”这种骗局。
正确的做法是:
- 停下来:停止新增借款,切断恶性循环;
- 理清楚:列出所有债务,区分合法与非法利息;
- 谈起来:主动联系平台,争取停息分期;
- 站出来:遇到暴力催收,果断录音、举报、发律师函;
- 走下去:哪怕慢一点,也要一步步走出泥潭。
法律从来不惩罚诚实但暂时困难的人,它惩罚的是恶意逃废债,而不是努力生活却被生活压弯腰的普通人。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只要你愿意面对,办法永远比困难多。
网贷逾期的人多不多?为什么越来越多人爆雷?还不上怎么办?,本文为即问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如有咨询需要请联系专业律师。我是执业十年的债务纠纷律师,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困境,欢迎私信聊聊,一句话,就能让人看到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