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说实话,最近我接的咨询里,十个人里有八个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律师,我现在网贷太多了,实在还不上了,每天短信电话轰炸,亲戚朋友都被骚扰,我该怎么办?”

这不是个例,这两年经济波动大,很多人收入不稳定,但消费欲望没降,加上平台推波助澜,动动手指就能借几万块,结果雪球越滚越大——等你反应过来,已经欠了七八个平台,月月拆东墙补西墙,连最低还款都付不起了。
这时候最怕什么?不是逾期本身,而是你慌了神,乱了阵脚,一步步走进对方的陷阱里。
先别急着自责,也别急着四处借钱填坑,咱们得冷静下来,搞清楚几个关键点:
第一,逾期不是犯罪,只是违约,很多人一看到“法院传票”“征信黑名单”就吓坏了,其实绝大多数情况下,平台走诉讼程序成本高、周期长,真告到法院的,往往是金额较大、催收无果的案子,你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换空间,而不是病急乱投医。
第二,不是所有催收都是合法的,半夜打电话、p图威胁、骚扰你父母同事、在朋友圈发你的“欠债名单”……这些行为早就超出了正常催收的范畴,属于侵犯隐私、侮辱诽谤甚至涉嫌寻衅滋事,你可以录音、截图、保留证据,回头直接投诉或报警。
第三,债务是可以协商的,很多人不知道,哪怕你已经逾期,也可以主动联系平台,申请延期还款、分期重组、减免部分利息罚息,尤其是现在监管对“过度借贷”“暴力催收”管得严,很多平台宁愿少赚点,也不愿闹上监管黑名单。
怎么谈?记住三个关键词:坦诚 证据 持续沟通。
你可以说:“我现在确实遇到困难,工资只够基本生活,但我愿意还,能不能帮我把这几笔合并成一个长期分期?我可以提供工资流水、失业证明。” 别躲,越躲他们越狠;主动谈,反而可能拿到喘息机会。
还有,别再信那种“反催收黑产”教你怎么装病、伪造材料、恶意投诉,这些操作一旦查实,轻则被列入征信黑名单,重则涉嫌诈骗,得不偿失。
以案说法: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28岁,互联网公司裁员后半年没找到工作,前后借了9家平台,累计欠款17万,最崩溃的时候,他妈妈接到陌生电话:“你儿子欠钱不还,再不还我们就上门了。” 还有人把他身份证照片p成“通缉令”发到小区业主群。
我们第一时间做了三件事:
一是向三家主要平台发起正式协商,提交失业证明和银行流水,申请停息挂账、分36期还款;
二是对违规催收行为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实名举报,附上通话录音和微信截图;
三是指导他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债务咨询,避免被二次收割。
三个月后,两家平台同意重组债务,一家撤诉,其余催收明显减少,虽然钱还没还完,但至少不用提心吊胆过日子了。
这个案子让我特别感慨:很多人不是不想还,而是被压垮了希望,而法律,恰恰是那个帮你撑住底线的东西。
法条链接: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明确规定:催收不得骚扰无关第三人,不得使用恐吓、侮辱性语言,不得泄露借款人隐私。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处拘留或罚款。
这些不是摆设,是你手里的武器。
律师总结:
网贷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个人硬扛。
面对债务危机,别羞于求助,也别轻易放弃。
理性面对、合法应对、主动协商,才是破局的关键。
你不是老赖,你只是暂时遇到了困难。
而法律,永远站在尊重事实、保护弱者的一边。
只要你愿意迈出第一步,路,就不会断。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