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手机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语气强硬地说:“你欠的钱再不还,马上就要被立案调查,严重的话可能要坐牢!”挂掉电话后心里“咯噔”一下,整个人都不好了,尤其是当你确实有几笔网贷没按时还上时,这种恐惧感简直像潮水一样涌来。
别慌,今天我就以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身份,跟你掏心窝子聊聊——网贷逾期到底会不会坐牢?那些天天打电话说要“抓你去坐牢”的催收,到底是在吓唬人还是真有法律依据?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一件事:普通的网贷逾期,本质上属于民事债务纠纷,不是刑事犯罪。换句话说,你借了钱没按时还,平台可以告你、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你的财产,但不会因此判你坐牢,除非……你做了下面这几件事:
- 恶意骗贷:比如伪造收入证明、虚构借款用途,从一开始就压根没打算还;
- 转移资产、逃避执行:法院判决你还钱后,你偷偷把房子车子转给亲戚,故意让法院查不到财产;
- 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明明有钱却不还,还公开挑衅执行法官。
这些情况才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或“贷款诈骗罪”,才会真正涉及刑事责任,而绝大多数人只是因为失业、生病、家庭变故导致暂时还不上,这在法律上叫做“履约能力不足”,不属于“恶意逃废债”。
如果你是因为经济困难还不上钱,坦白讲,平台最怕的不是你逾期,而是你失联、躲债,只要你保持沟通,表达还款意愿,哪怕只能分期慢慢还,大多数正规平台都会愿意协商处理,毕竟他们的目标是回款,不是送你进监狱。
但问题来了——为什么总有催收说“要报警抓你”“已经移交公安”?
答案很简单:这是典型的施压手段,打的是信息差的心理战。很多第三方催收公司为了业绩,会用夸张甚至违法的方式逼你还钱,他们知道普通人不懂法,一听到“坐牢”就慌,立马凑钱还款,可实际上,公安机关根本不会介入普通的借贷纠纷,除非涉及诈骗或群体性事件。
我建议你一旦遇到这种情况,记住三句话:
- 不惧怕: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触碰红线;
- 不沉默:主动联系平台说明情况,争取停催、延期或分期;
- 留证据:对辱骂、恐吓、爆通讯录等行为录音、截图,必要时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
以案说法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是个90后程序员,疫情期间公司裁员,断了收入,三笔网贷累计逾期近8万元,催收每天打几十个电话,还发短信说“已立案,月底前不还就刑事拘留”,小李吓得整夜失眠,甚至想跑路,后来他找到我们律所,我们帮他梳理了全部借款合同和还款记录,确认没有虚假材料,也没有逃避行为,随后我们代表他向平台发出正式协商函,说明实际困难,并提出分24期偿还的方案,最终平台同意调解,不仅停止催收,还减免了部分罚息,更关键的是,我们向当地派出所报案反制催收的恐吓行为,警方约谈了相关公司,对方才收敛。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合法维权比恐慌逃跑更有力量。
法条链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明确:
“因借款人未按约定期限返还借款产生的纠纷,属于民事诉讼范畴。”
而《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的“贷款诈骗罪”和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均要求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或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普通逾期不满足这些构成要件。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也明令禁止催收机构使用“恐吓、威胁、侮辱”等方式催收。
兄弟姐妹们,网贷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恐惧中失去判断力,你要明白:
欠钱不还≠犯罪,逾期不等于坐牢。
真正的法律底线在哪里,我给你划重点——
✅ 老实做人,没骗贷,就不怕刑事风险;
✅ 主动沟通,展现诚意,平台才愿意谈;
✅ 遇到骚扰,保存证据,该举报就举报;
✅ 实在扛不住,可以申请个人破产试点(深圳已有实践)或通过调解程序化解危机。
法律从来不只是惩罚弱者,它也保护每一个诚实而不幸的人,你不是老赖,你只是暂时跌倒,站起来的第一步,就是先从不怕开始。
别让催收的一通电话,把你逼进自我怀疑的深渊。
你有难处,法律也懂,关键是——你要敢开口,敢面对,敢为自己争取一条出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