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最近我接到好几个咨询,都是差不多的情况:一笔小几千的网贷,比如就借了1300块,本来想着周转几天就还上,结果一拖再拖,现在不仅利滚利变成了两千多,催收电话也天天打,甚至有人开始担心“会不会被抓去坐牢”、“征信是不是彻底完了”,今天我就用大白话,把这件事给你掰扯清楚。
先说结论:光是因为欠了1300块网贷逾期,不会坐牢,但如果你恶意逃避、转移财产、被起诉后拒不执行判决,那就另当别论了。
咱们一步一步来拆解。
很多人对“网贷逾期”有种本能的恐惧,总觉得欠钱=犯罪,尤其是看到催收短信里写“已移交司法程序”“涉嫌诈骗”之类的字眼,吓得睡不着觉,其实你得冷静想想——民事债务和刑事犯罪是两码事,你当初签的是借款合同,属于民事借贷关系,只要不是一开始就没打算还(比如虚构身份、伪造收入骗贷),就不构成诈骗罪。
那1300块真的没人管吗?也不是,平台当然要追债,方式无非几种:内部催收、外包催收、发律师函、最后走诉讼,重点来了——大多数小额网贷,平台根本懒得打官司,因为诉讼成本高,时间长,就算赢了,你还还不起,法院也没法替你掏钱,所以很多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催收施压,让你心理崩溃主动还钱。
但这里有个关键点:催收可以,违法催收不行,如果你被爆通讯录、被p遗照、被威胁“上门抓人”,这些全都是违法行为!《民法典》明确保护你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遇到这种情况,记得录音、截图、保留证据,必要时可以直接报警或向银保监会投诉。
再说大家最关心的征信问题,很多人以为“只要不上征信就没事”,这其实是误区,目前并非所有网贷都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但很多已经接入了百行征信或者地方征信平台,还有一些会通过关联信贷记录影响你未来的贷款审批,哪怕这次1300没上征信,频繁逾期也会被大数据标记为“高风险用户”,以后你想办信用卡、买房贷款,系统一看:“这个人老是逾期小额贷”,直接拒掉也不稀奇。
还有一个隐藏风险: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如果平台真起诉你,法院判你还钱,你有能力却拒不执行,那就会被列为“老赖”,这时候才可能面临限制高消费、冻结银行卡,甚至司法拘留,但注意,前提是“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不是单纯“还不起”。
以案说法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在某网贷平台借了1500元,逾期一年半,本金加利息滚到近4000,平台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小李偿还本息合计3800元,执行阶段,我们提交了他失业、靠打零工维生的证明,最终达成执行和解:每月还300,分12期结清,整个过程没有拘留、没有坐牢,也没有影响他后来申请公租房,关键是——他一直保持沟通,没有失联逃避,反观另一个类似案件的当事人,收到传票装作没看见,结果缺席判决后账户被冻结,反而更被动。
这个案例说明:面对债务,坦诚 积极应对,永远比躲着强。
法条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四倍。
-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 《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明确禁止暴力催收、骚扰无关人员、虚假陈述等行为。
1300块看似不多,但它像一面镜子,照出的是你对待信用的态度,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和恐慌,记住三句话:
- 欠钱不犯法,但赖账可能违法;
- 征信可以修复,但信任一旦崩塌很难重建;
- 最好的应对方式,是主动沟通、合理协商、依法维权。
如果你现在正卡在这个坎上,别急着砸锅卖铁,也别被催收吓破胆,先理清债务明细,看看利率是否合规,再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实在困难,可以尝试联系平台申请延期或分期,甚至寻求家人朋友短期周转,必要时,找个专业律师帮你分析路径,往往能少走很多弯路。
信用不是一夜建成的,但也别让它一夜崩塌,1300块的事,值得你认真对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