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借的网贷没还上,平台催得像追债鬼差,可转头刷手机,居然又收到另一家平台发来的“预授信额度到账”短信?点进去一看——“您有3万可借,点击立即提现”,你心里一咯噔:我都逾期了,怎么还能借?

这时候,有人拍大腿:“原来逾期也不影响啊,继续借呗!”也有人慌了神:“这不会是诈骗吧?我信用都烂成这样了还能放款?”
今天咱们不绕弯子,作为执业多年的金融法律律师,我来给你扒一扒:网贷逾期后到底能不能再借?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你踩的每一个坑,可能都在被精心设计。
你以为的“不能借”,其实是系统自动筛掉了你
很多人以为,只要逾期一次,全网借贷立马拉黑,听起来合理,但现实远没这么简单。
目前市面上的网贷平台分两类:
正规持牌机构(如银行系消费贷、持牌消金公司)
这类平台接入央行征信,一旦你逾期,记录会如实上报,下次申请时,风控系统一查征信,“当前有逾期”或“近6个月有m2以上记录”,直接拒贷,这类平台基本不会再给你放款,除非你还清 养好信用半年以上。非持牌或边缘平台(俗称“野路子”)
这些平台往往不接入征信,或者只查大数据(比如芝麻分、运营商数据、社保公积金等),他们不怕你逾期,甚至专门盯着“有过逾期但仍有还款意愿”的人下手。
为什么?因为他们算准了一件事:你越缺钱,越容易病急乱投医。
哪怕你在a平台逾期了,b平台照样敢给你授信——不是他们风控弱,而是他们的商业模式就是“高风险、高利率、短周期”,靠的就是你“拆东墙补西墙”的 desperation(绝望感)。
能借 ≠ 应该借,这可能是“债务陷阱”的开始
我有个当事人小林,去年因为创业失败,信用卡 网贷总共欠了8万多,最开始只是晚还几天,后来干脆还不上了,结果你猜怎么着?他手机里陆续冒出十几个新贷款app的推送,全是“秒批5万”“无视黑白户”。
他心想:“反正都还不上了,不如借新的还旧的。”于是用三个新平台借了6万,还了两个快爆雷的旧账,短期内是“缓过来了”,但三个月后,六个平台同时催收,利息滚到12万,彻底崩盘。
这就是典型的“以贷养贷螺旋”——你以为在自救,其实是在给债务火上浇油。
更要命的是,这些非持牌平台放款时可能根本不管你有没有偿还能力,只看你的手机号活跃度、通讯录质量、甚至是否频繁搜索“如何解决负债”,他们不是在帮你,是在筛选“下一个韭菜”。
以案说法:逾期后还能借款,最终被判“恶意透支”?
去年我们代理的一个案子就很典型。
当事人张某在某头部网贷平台借款2万元,逾期90天未还,平台已将其上报征信并移交第三方催收,结果两个月后,另一家未接入征信的小贷公司通过短信链接向其发放了1.5万元贷款。
张某拿到钱后没还旧债,而是用于个人消费,后来这家小贷公司起诉他违约,张某辩称:“我都有逾期记录了,你们还敢放款,这不是诱导我吗?”
法院怎么判的?
驳回抗辩,支持原告诉求。
理由是:出借方虽未查征信,但借款人明知自己无偿还能力仍接受借款,主观上具有恶意,构成违约。
更关键的是,法官在判决书中特别指出:“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疏漏,不能成为借款人逃避债务的理由。”
这个案子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你能借到钱,不代表你“有权”借,更不代表你“可以不还”。
法条链接:哪些规定在默默守护你的底线?
虽然很多网贷平台游走在灰色地带,但法律并非空白:
- 《民法典》第675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逾期不还的,应支付逾期利息。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5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四倍,法院不予支持。
-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13条: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授权不得随意查询或上报。
-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所有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向无还款来源的借款人放贷。
也就是说,哪怕平台没上征信,只要利率超标、暴力催收、诱导借贷,你依然可以依法维权。
律师总结:逾期后还能借?别把“机会”当成“救赎”
回到最初的问题:网贷逾期后还能借吗?
答案是:能,但不该。
能,是因为市场上确实存在一批“专吃逾期用户”的高利贷变种;
不该,是因为每一次新借款,都是在给自己的财务棺材钉上一颗钉子。
真正聪明的做法不是“找谁还能借”,而是:
✅ 停止以贷养贷,切断恶性循环
✅ 主动联系债权人协商分期或展期
✅ 如实在无力偿还,可考虑通过债务重组、个人破产试点(如深圳)等方式合法脱困
✅ 必要时寻求专业律师介入,避免被“套路贷”吞噬
借钱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它只是把问题推迟到未来更痛的时候爆发。
你现在躲过的每一个催收电话,未来都会变成法院传票、征信黑名单、甚至是限制高消费令。
与其赌哪个平台还会给你钱,不如问问自己:
我什么时候开始,才能真正面对自己的财务现实?
这才是走出泥潭的第一步。
网贷逾期了还能再借?别天真了,但真相比你想的更复杂,本文为即问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如有咨询需要请联系专业律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