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了网贷或者信用卡的钱逾期了,催收的人不光打电话给本人,还把通讯录里的亲戚朋友都“炸”了一遍——发消息、打电话骚扰,搞得名誉受损、生活一团糟,那碰到催收“炸通讯录”,到底该怎么办?怎么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亲友呢?今天就和大家详细聊聊。

先搞清楚:“炸通讯录”本身就违法!
你的通讯录信息(比如亲友的电话、关系)属于个人隐私范畴,催收公司没经过允许就把这些信息扩散、用来骚扰他人,这已经侵犯了你的隐私权;要是他们还编造谣言、恶意诋毁,说你“欠债不还、人品差”,那就同时侵犯了你的名誉权。
从处罚力度看:
- 轻则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如果催收频繁给亲友打骚扰电话、发侮辱/恐吓短信,或者散布你的隐私,警方可以对他们处“5日以下拘留 500元以下罚款”,情节重的还能“5到10日拘留 500元以下罚款”。
- 重则触犯《刑法》:要是催收为了“炸通讯录”,非法获取、买卖你的通讯录信息(比如从黑产渠道买的),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要是他们用辱骂、威胁、堵门等方式骚扰你和亲友,情节恶劣的还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面临有期徒刑的处罚。
遇到“炸通讯录”,这5步教你维权!
【第一时间留证据】
不管是催收的短信、通话录音(记得开启录音权限)、朋友圈/群里的骚扰截图,还是亲友的证言(比如谁被骚扰了、对方说了什么),都要完整保存,这些证据是后续维权的“武器”。
【找催收/平台投诉】
直接联系催收方或贷款平台,明确要求“停止骚扰”,并保留沟通记录(比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如果对方态度蛮横,就进入下一步。
【向监管部门举报】
- 金融类贷款(比如持牌网贷、银行信用卡):向银保监会举报(凯发app官网或12378热线),投诉他们“违规催收”。
- 骚扰电话/短信:向工信部或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举报(凯发app官网或app),举报“恶意骚扰、侵犯隐私”。
【情况严重,直接报警】
如果催收的骚扰已经让你/亲友的生活“没法过了”(比如被威胁、被辱骂、被上门堵截),直接打110报警!警方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甚至《刑法》,追究对方的行政或刑事责任。
【起诉索赔,讨回公道】
要是因为“炸通讯录”,你的名誉受损、精神压力巨大,或者亲友的正常生活被干扰(比如丢了工作、被邻里指指点点),可以起诉催收方或贷款平台,要求他们: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经济损失(比如亲友因为被骚扰请假的误工费)。
举个真实例子:
小王欠某网贷几千块逾期了,催收直接把他的通讯录“炸”了——给同事、家人都打电话,造谣“小王欠债不还、人品有问题”,小王第一时间录了通话、收集了亲友的反馈,先向网贷平台投诉(对方敷衍不管),接着向银保监会、12321举报,同时报警,最后网贷平台不仅停止了违规催收,还赔偿了小王的精神损失!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第1032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个人不得刺探、侵扰、泄露、公开他人隐私。
- 第1024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侮辱、诽谤他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信息干扰他人生活,或散布他人隐私的,可处5日以下拘留/500元以下罚款;情节重的,处5-10日拘留 500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第253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第293条(寻衅滋事罪):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44条: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处理享有知情权、决定权,有权限制/拒绝他人处理个人信息(法律另有规定除外)。
催收“炸通讯录”本质是违规甚至违法的催收手段,既侵犯你的隐私权、名誉权,也干扰亲友生活,遇到这种情况别慌:先固定证据,再通过“投诉、举报、报警、诉讼”等合法途径维权!
另外提醒:欠债还钱是本分,但还款要走正规协商渠道(比如和平台协商分期、延期),别让自己陷入“非法催收”的陷阱,平时也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别轻易把通讯录权限给陌生app,从源头减少信息被滥用的风险~
只有依法依规解决债务和催收问题,才能既维护权益,又让生活重回正轨。
催收被炸通讯录怎么办?如何依法维权?,本文为即问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如有咨询需要请联系专业律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