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因为欠债还不上,被催收的人把通讯录给“爆”了——亲戚朋友接连接到骚扰电话,自己的生活和名声都被搅得一团糟,心里又急又气却不知道该咋办,今天咱就聊聊遇到催收爆通讯录这种情况,到底该怎么合法维权,把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

先搞清楚:爆通讯录本身就“不合法”
你的通讯录信息(比如亲友电话、关系)属于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一部分,催收公司或催收人员没经过你同意,就把这些信息扩散出去,还对亲戚朋友进行骚扰,这已经踩了法律红线:既侵犯了你的隐私权、个人信息权益,要是还伴随辱骂、恐吓,甚至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遇到爆通讯录,这几步能帮你维权
第一时间“留证据”
不管是催收的电话录音、发给亲友的骚扰短信/微信,还是亲友反馈的通话记录,都要尽可能完整地保存。
- 用手机自带的录音功能,把催收电话录下来(记得开启“自动录音”更保险);
- 让亲友把催收的短信、通话记录截图/录屏,注明时间、对方号码;
- 要是催收在社交平台骚扰,把聊天记录、朋友圈留言都保存好。
这些证据后面维权时,制胜武器”。
向监管部门“投诉”
- 要是银行/持牌金融机构催收:打银保监会投诉热线12378,说明情况并提交证据;
- 要是网贷平台催收:向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凯发app官网或app都能提交材料);
- 要是骚扰电话、垃圾短信太多:直接去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举报。
情节严重?直接“报警”
如果催收用辱骂、恐吓的方式骚扰你或亲友,或者多次打电话干扰正常生活,别犹豫,打110报警!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这种行为可能被拘留或罚款。
走法律诉讼“讨说法”
要是催收爆通讯录给你(或亲友)造成了精神损害、名誉损失,你可以依据《民法典》里的隐私权、名誉权规定,向法院起诉催收方,要求:
- 停止侵害(别再骚扰了);
- 赔礼道歉(公开或书面道歉);
- 赔偿精神损失(如果造成严重心理影响)。
维权的同时,别忘“合理还款”
维权是为了保护权益,但“欠债还钱”的基本义务也得重视,如果确实还不上,主动和债权人/平台沟通:
- 说明自己的困难(比如失业、生病);
- 尝试协商“分期还款”或“延期还款”,很多平台是愿意协商的。
但注意:沟通归沟通,催收方不能用违法方式施压;咱们维权也要有理有据,别因为欠债就放弃合法权益。
举个真实例子
小王欠了网贷,催收不仅打电话催他,还把他的欠款信息和电话打到公司同事那里,导致同事议论纷纷,小王差点丢了工作,小王的做法很聪明:
- 立刻保留催收录音、同事的证言;
- 向网贷平台所在地的银保监分局投诉,同时报警;
- 最后平台不仅停止了违规催收,还和小王协商了合理的还款计划,小王的名誉损失也通过平台道歉得到了弥补。
法条链接
-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权,隐私包括私人生活安宁、私密空间、活动、信息。
-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人不得(以电话、短信等方式)侵扰他人私人生活安宁,或处理他人私密信息。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信息干扰他人生活,或散布他人隐私的,可处5日以下拘留/500元以下罚款;情节重的,处5-10日拘留,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三条:债务催收对象应符合法规要求,不得骚扰无关人员。
催收爆通讯录是典型的违规(甚至违法)行为,既侵犯债务人权益,也干扰亲友生活,作为债务人:
- 一方面要重视还款义务,主动和债权人协商合理方案;
- 面对违法催收,要第一时间固定证据(录音、短信、证言等),通过“投诉、报警、诉讼”等合法途径维权。
维权时别冲动,始终以法律为武器,在“保护权益”和“履行债务”之间找平衡,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