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朋友私信我,说自己在“嗨钱网”借了个叫“嗨秒贷”的产品,本来想着周转几天就还,结果因为工资晚发、家里急事啥的,耽误了三天没还上,这一拖不要紧,手机立马炸了——短信轰炸、凌晨电话、甚至有人冒充“法务部”说要上门、要起诉,搞得人心神不宁,连工作都受影响。

我就纳了闷了:逾期三天而已,至于吗?
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件事——你到底有没有违约?平台能不能这么干?你又该拿什么保护自己?
先说结论:哪怕你真的逾期了,平台也不能用骚扰、恐吓、泄露信息这些手段来逼你还钱。
很多人以为,只要欠钱,对方就有权随便折腾你,错!大错特错!
咱们先理清几个关键点:
第一,逾期三天算严重违约吗?
从法律角度讲,大多数正规借贷合同都会设置一个“宽限期”,尤其是像这类互联网小额贷款,虽然合同里可能写着“到期未还即构成违约”,但实际执行中,三天的逾期一般不会立刻触发严重后果,更重要的是,即便你违约了,债权人的追债行为也必须合法合规。
第二,催收能打多少个电话?能不能联系亲友?
根据《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任何催收行为都不能侵犯你的隐私权、名誉权和生活安宁权,也就是说:
- 一天打十几个电话,属于变相骚扰;
- 把你欠款的事告诉家人、同事,涉嫌侵犯隐私;
- 假冒司法机关、说要“立案通缉”,更是赤裸裸的恐吓,已经违法!
我有个客户小李,就在某互联网公司上班,因为嗨秒贷逾期三天,催收连续两天早上六点半打电话到他手机,还发短信给他母亲:“您儿子欠钱不还,已被列入失信名单”,小李气得直接报警,最后警方认定对方行为涉嫌“软暴力催收”,责令平台整改。
第三,利息和罚息收得合理吗?
很多平台打着“低息”旗号吸引用户,结果一逾期,各种服务费、滞纳金、催收费层层叠加,年化利率轻松突破36%,甚至更高,这早就超过了法律保护的上限。
根据最高法规定,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为一年期lpr的4倍(目前大约14.8%左右),超过部分,法院不支持。
所以你看,不是你一逾期,平台就可以为所欲为,他们也有边界,而这个边界,就是法律。
📚以案说法|张某诉某网贷平台侵权案
2023年,浙江杭州的张某因资金紧张,未能按时偿还嗨钱网旗下产品的借款,逾期5天,期间,平台催收人员每天拨打其手机超20次,且多次在深夜拨打,并通过社交软件联系其前女友,称其“恶意拖欠、信用破产”。
张某不堪其扰,向法院提起人格权纠纷诉讼,要求平台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
法院审理后认为:平台催收行为已超出必要限度,构成对张某隐私权与生活安宁权的侵犯,判决平台书面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3000元。
此案明确释放信号:催收不能“无底线”,哪怕是债务人,也有人格尊严。
⚖️法条链接|你该知道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32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0条
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中国互金协会发布)
明确禁止:频繁致电骚扰、骚扰无关第三人、虚假承诺、恐吓威胁等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5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四倍的,超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律师总结|别让“逾期三天”变成“精神凌迟”
朋友们,借钱本身不可怕,逾期也不是世界末日,真正可怕的是,有些人借着“你欠钱”这三个字,把你当成了可以任意宰割的羔羊。
我要强调三点:
你有错,不代表你可以被羞辱。
逾期确实不对,该还的钱一分不能少,但平台必须依法追偿,而不是用心理战把你逼崩溃。保留证据,关键时刻能救命。
所有骚扰电话录音、短信截图、微信记录,全都存好,一旦越界,直接投诉到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甚至提起诉讼。别怕,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现在国家对非法催收打击越来越严,公安部每年都有“清朗行动”专项治理,你站出来维权,不只是为自己,也是在推动行业更规范。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守法的人,不该活得战战兢兢;违法的催收,才应该瑟瑟发抖。
如果你也在经历类似的困扰,欢迎留言交流,我是律师老张,只讲人话,也只替普通人撑腰。
嗨钱网逾期三天就催收轰炸?你的权利可能正在被侵犯!,本文为即问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如有咨询需要请联系专业律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