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经历过那种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不是看天气、不是回消息,而是看又有几个平台发来催收短信?电话一个接一个,从早上响到半夜,连外卖小哥打电话都让你心头一紧,更惨的是,银行卡被冻结、工作单位被骚扰,甚至连爸妈都接到了“您儿子欠钱不还”的威胁电话……这,就是我最近帮一位当事人处理的真实情况:他在短短两年内,陆陆续续借了20个网贷平台,累计欠款超过43万,全部逾期。

他来找我的时候,眼神里全是绝望:“律师,我是不是这辈子都翻不了身了?”
我就用这个真实案例,带你冷静、理性地看清一件事:网贷全面逾期≠人生终结,关键是你能不能抓住那条“生路”。
先别慌,认清现状比自责更重要
很多人一上来就陷入自我攻击:“我太蠢了”“我不该借钱”“我活该被骂”,但作为处理过上百起债务纠纷的律师,我想告诉你:情绪解决不了问题,策略才能。
第一步,必须做三件事:
整理所有债务清单
把每个平台的名字、借款时间、本金、利息、当前欠款总额、是否被起诉、是否有催收记录,全都列出来,哪怕手写也行,这是你后续谈判和应对的基础。停止以贷养贷
很多人一开始只是借几千块应急,结果拆东墙补西墙,最后越滚越多。只要还在借新还旧,你就永远走不出泥潭。保护基本生活底线
法律明确规定,法院执行时不能冻结你维持基本生活的工资(比如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以上部分可以保留),也不能拍卖你唯一的住房(除非是豪宅),这些权利你要知道,更要守住。
哪些催收行为是违法的?你可以直接举报!
现实中,很多网贷平台或第三方催收公司为了逼你还钱,手段五花八门:
- 深夜打电话骚扰
- 给同事、朋友群发“老赖通知”
- p图造谣说你涉黄涉赌
- 威胁要上门泼油漆、砸家门
这些,统统违法!
根据《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你的通讯自由、名誉权、隐私权受法律保护,任何超出合理范围的催收行为,都可以录音取证,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公安机关举报,严重的甚至能追究对方刑事责任。
我那个当事人,就靠着一段录音——催收人员明确说“再不还钱就去你老家贴大字报”,成功让平台主动撤回部分不合理诉求。
真正的出路在哪?三个方向必须知道
协商分期/延期还款(最优解)
虽然你已经逾期,但大多数正规持牌金融机构(比如微粒贷、借呗、京东金条等)其实愿意谈,为什么?因为他们也知道,你要是彻底崩了,他们一分钱都拿不回来。
你可以主动联系客服,说明自己目前失业、患病、家庭变故等情况,申请“个性化分期”或“延期还款”,有些平台最长可分5年还清,且停止计息。
✅ 小技巧:不要只说“我没钱”,要说“我现在月收入xx元,最多能承受xx元月供,希望贵司考虑减免部分罚息”。
确认是否存在高利贷或砍头息
很多网贷看似利息不高,实际年化利率远超法定上限(lpr的4倍,目前约14.8%),比如你借1万,到账只有8500,其余被当作“服务费”扣掉——这就是“砍头息”,法律上不认可。
一旦发现这类情况,可以直接主张:超出部分利息无效,已还的超额部分抵扣本金。
我在办案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一算账,原本以为欠8万,实际上合法债务可能只有4万多。
准备应诉,避免被动被执行
如果你已经被起诉,千万别逃避!法院传票拒收、不到庭,只会导致缺席判决,对方赢定,然后直接进入强制执行阶段。
正确的做法是:
- 准备答辩状,指出利息过高、催收违法等问题;
- 主动提出调解方案,比如分期偿还;
- 如果确实无力偿还,可申请“执行和解”或“纳入失信名单限制豁免”。
📚以案说法|小李的绝地反击
小李,31岁,程序员,疫情期间被裁员,靠网贷撑了半年,结果雪球越滚越大,20个平台共欠43.6万,平均每个平台两万多,全部逾期。
最严重的时候,他每天接到30多个催收电话,公司hr收到匿名邮件说他“信用破产”,差点被辞退,他一度想轻生。
找到我后,我们做了三件事:
- 整理全部合同,发现其中有7个平台年化利率超36%,属于非法放贷;
- 向其中5家已起诉的平台提出反诉,要求调整本息;
- 对未起诉的平台逐一协商,最终达成12家分期协议,最长分60期,不再催收。
现在的小李,每个月还4800元,压力仍在,但他终于能睡整觉了,他说:“原来不是我没救,是我一直没找对人。”
⚖️法条链接|这些法律是你最后的盾牌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任何组织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之一:催收非法债务罪,暴力、软暴力催收可能构成犯罪。
🧾律师总结|欠钱不等于有罪,自救才有出路
兄弟,我知道你现在很痛苦,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但请听我说一句掏心窝的话:这个时代,有多少人不是在负债中挣扎前行?
网贷本身不是原罪,错的是我们当初没有风险意识,也错在监管没能及时亮剑,但现在,法律站在你这边,只要你愿意面对、敢于行动,就有机会重建信用、重启人生。
记住四个关键词:止损、梳理、协商、依法维权。
别再偷偷摸摸还“砍头息”了,也别再被催收吓到不敢出门,拿起手机,整理资料,该投诉投诉,该谈的谈,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债务可以压垮身体,但压不垮一个人重新站起来的决心。
而我要做的,就是帮你把这条路,看得更清楚一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