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了还能谈?怎么协商才能少还甚至免息?被催收逼得睡不着怎么办?说实话,最近找我咨询网贷问题的朋友越来越多,不是“律师,我借了三万现在滚到六万了”,一天接二十个催收电话,孩子都不敢接我电话了”,听着都揪心。 但我想先说一句扎心的话:你以为逾期就是欠钱不还,其实它是一场你和平台之间的博弈游戏——而大多数人,从一开始就输在不懂规则。

逾期≠彻底崩盘,关键看你敢不敢“谈”
很多人一旦还不上,第一反应是躲,手机关机、微信拉黑、地址换掉……结果呢?催收变本加厉,短信轰炸、爆通讯录、威胁起诉,搞得全家不得安宁。
可你想过没有——平台真的想把你送进法院吗?
其实不想,打官司费时间、费成本,执行还难,只要能把钱拿回来一部分,就比一分钱拿不到强,他们留了一扇门:协商还款。
但这扇门不是谁都能推开的,推的方式错了,要么被当成“老赖”继续催,要么签了个“假分期”越还越多。
怎么谈?三个核心步骤,缺一不可
第一步:梳理债务,搞清楚你到底欠了多少
别凭印象说“我大概欠了五万”,拿出所有合同、账单、还款记录,列个表:
- 借款本金
- 已还金额
- 当前剩余本金
- 利息、罚息、服务费合计
- 是否存在违规收费(比如砍头息、年化超36%)
这一步叫“知己”,只有你自己清楚账目,谈判才有底气。
第二步:评估自身还款能力,提出合理方案
别一上来就说“我一分都不想还”,平台也不是慈善机构。
你要做的是:根据收入、家庭负担,算出你每月最多能还多少,比如月入5000,养娃租房后只剩1500可用,那就提“分24期,每期还1200”。
记住一句话:你能还,但需要时间——这才是协商的基础。
如果你直接说“我现在没钱”,对方只会把你归为“恶意拖欠”,基本不会再谈。
第三步:正式沟通,用对渠道、说对话术
很多人打电话给客服,一开口就被挂断,为什么?
因为你没找对人,普通客服权限有限,根本决定不了减免或分期。
正确做法是:
- 找到该平台的官方协商通道(有些app里有“困难帮扶”入口);
- 如果没有,拨打客服后坚持要求转接“贷后管理部门”或“债务协商专员”;
- 沟通时语气平和但坚定,不要哭诉也不要强硬,重点表达三点:
- 我愿意还,但目前确实困难;
- 我已整理详细还款计划,请考虑我的实际能力;
- 希望能减免部分利息或罚息,避免债务无限滚雪球。
特别提醒:一定要录音!口头承诺没用,必须保留证据。
以案说法|小李的逆袭:从被爆通讯录到成功停息分期
我去年接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90后程序员,疫情期间失业,借了四个平台共18万,两年没工作,利滚利变成27万。
催收天天打他爸妈电话,父亲高血压住院,母亲崩溃大哭,他一度想轻生。
后来找到我,我们做了三件事:
- 把每一笔借款的利率重新核算,发现有两个平台年化超过36%,属于高利贷;
- 帮他写了一份《个人困难说明 还款计划书》,附上失业证明、医院账单;
- 通过正式邮件发送给各平台风控部门,并同步致电协商专员。
结果呢?两家合规平台同意“本金分期24期,停息不停本”;另外两个高息平台,我们提起投诉至银保监会,最终达成“只还本金 部分利息”的和解。
现在小李重新上班,每月按时还款,生活慢慢回到正轨。
他说:“原来不是他们有多狠,是我一直不敢面对。”
法条链接|你的权利,法律早就写了
别以为平台想怎么催就怎么催,我国法律早有明确规定:
-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 但同时,《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条确立了“情势变更原则”——若因重大客观变化导致履约显失公平,可请求变更或解除合同。
-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明确禁止:
- 骚扰无关第三人(如爆通讯录)
- 使用侮辱性语言
- 虚构法律责任威胁(如“要坐牢”)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也多次强调:对确有困难的借款人,金融机构应积极提供债务重组、展期等救助措施。
这些不是空话,是你谈判桌上的“底牌”。
律师总结|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沉默和恐惧
最后我想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网贷逾期,从来不是道德问题,而是现实困境。
你不是赖账,只是暂时跌倒。
平台也不是天使,但他们更怕长期收不回钱。
请停止逃避,也别被催收吓破胆。
拿起手机,整理资料,主动去谈。
哪怕第一次被拒,第二次、第三次总会有人愿意坐下来听你说完。
真正的强者,不是从不跌倒,而是跌倒后还能站起来谈判的人。
如果你不知道从哪开始,不妨先做一件事:打开记事本,写下三句话:
“我愿意还钱。”
“但我现在有困难。”
“我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机会。”
把它发出去。
改变命运的,不是奇迹,而是一次勇敢的开口。
本文为原创内容,作者系执业律师,专注金融借贷纠纷领域十年,转载请注明出处,如遇具体案件,建议线下咨询专业律师,切勿仅凭文章自行操作。
别急着反驳,咱们一步步来拆解。,本文为即问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如有咨询需要请联系专业律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