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手机突然弹出一条银行入账通知——“您尾号xxxx的账户向xx平台转账xxx元”,可你压根没操作过,查了一圈才发现,原来是之前逾期的那笔网贷,平台直接从你绑定的银行卡里把钱划走了。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松一口气:“哦,总算还上了。”但过了几天一查征信,发现逾期记录还在!更离谱的是,有的平台不仅扣了本金,连罚息、违约金一起全收了,一分不剩,你懵了:我钱都还了,怎么还落个信用污点?这到底合不合法?能不能申诉?
别急,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讲清楚:网贷逾期后平台自动扣款,到底算不算数?你的权利在哪里?后续怎么补救?
自动扣款≠债务清偿完成,关键看“是否事先授权”
很多人以为,只要平台把钱扣走,这事就算结了,但法律上不是这么算的。
核心问题在于:你当初签借款合同时,有没有明确同意“逾期后平台可直接从绑定账户扣款”?
如果合同里白纸黑字写着“借款人授权出借人或其合作机构在逾期x日后,有权从借款人绑定的支付账户/银行卡中划扣应还款项”,那你被扣款就是合法的,属于履约行为。
但如果合同里压根没提“自动扣款”四个字,或者只是模糊写了个“平台有权采取必要措施催收”,那就另当别论了——这种情况下,平台擅自划走你的钱,涉嫌侵犯你的财产权。
举个例子:小李借了某平台3000元,逾期15天后,平台从他另一张没绑定的工资卡里扣了3280元(含罚息),小李查合同发现,只写了“可通过短信提醒、电话催收等方式追偿”,压根没提“自动扣款”,这种操作,就游走在违法边缘。
钱还了,征信为啥还在“黑”?因为“还清”和“修复”是两码事
这是很多人最困惑的地方:我都还钱了,怎么征信报告还是显示“逾期”?
记住这句话:还钱 ≠ 征信自动修复。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只要你确实发生了逾期(哪怕只晚了一天),这笔记录就会如实上报央行征信系统,保存5年,这5年内,无论你还得多快,记录都不会消失。
但区别在于:
- 如果你及时还清,征信会显示“已结清”,影响相对小一些;
- 如果一直不还,那就是“未结清”,属于严重不良记录。
还钱能止损,但不能“抹掉历史”,想降低影响,唯一的办法是:保持后续良好信用记录,用时间覆盖污点。
平台多扣的钱,能要回来吗?
有些平台很“聪明”,逾期后一次性把所有费用全扣了,包括高额罚息、服务费、催收费……甚至利息都按“日息3‰”算,远超法定标准。
这里要划重点了:民间借贷利率有上限!
根据最高法规定,合法的年化利率不能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4倍,比如现在lpr是3.45%,那合法上限就是约13.8%,超过部分,法院不支持。
如果你被扣的总金额明显过高,完全可以主张“返还超出法定利息部分”。
实操建议:
- 保留所有扣款记录、合同截图;
- 计算实际年化利率是否超标;
- 向平台书面投诉,要求退还不合理费用;
- 不配合的话,可向互联网金融协会、银保监会举报,或直接起诉。
📚以案说法:张某诉某网贷平台不当得利案
张某在某平台借款5000元,分12期,年化利率标注为12%,第6期逾期7天后,平台从其绑定银行卡扣走680元,包含本金 利息 罚息 “风控服务费”。
张某还清后查征信,发现仍有逾期记录,且认为平台收取的综合费率高达年化28.6%,远超法定上限。
他将平台告上法庭,法院审理认为:
- 平台确有合同授权可自动扣款,扣款行为合法;
- 但“风控服务费”无依据,罚息计算方式未明示,属于变相高利贷;
- 判决平台退还多收的192元,并协助张某向征信机构说明情况。
此案明确了两个原则:授权是前提,收费要合规。
⚖️法条链接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一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的除外。”《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网贷逾期后被自动扣款,不一定是侵权,但也不代表平台可以为所欲为,关键看三点:
- 有没有明确授权——没签授权,就不能随便扣;
- 扣了多少合理——超出lpr四倍的部分,可以追回;
- 征信能否修复——还钱只能“结清”,不能“洗白”,但可通过后续良好记录淡化影响。
最后提醒一句:别等逾期了才想起来看合同,签任何网贷协议前,务必看清“自动扣款”“罚息规则”“费用明细”这些条款,你以为的小字备注,可能就是将来维权的关键证据。
信用就像玻璃,碎了能粘,但裂痕永远在。
早预防,比事后补救重要一万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