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最近后台收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律师,我网贷逾期两个月了,平台天天催收,还威胁要起诉我,我现在慌得不行,到底会不会被起诉?还有没有挽回的余地?”

我能理解这种焦虑,不是每个人都能永远财务自由、按时还款,有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失业、一场大病、一次家庭变故,就足以把一个人拖进债务泥潭,而网贷,恰恰是在你最脆弱的时候“雪上加霜”的存在。
但今天我想告诉你:逾期两个月,并不等于世界末日,关键是你接下来怎么做。
逾期2个月,真的会被告上法庭吗?
先说结论:有可能,但不是必然。
大多数正规持牌的网贷平台(比如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持牌小贷),在你逾期60天左右时,确实会开始评估是否走法律程序,但这背后有一套成本核算逻辑:
- 起诉你要花钱:诉讼费、律师费、时间成本;
- 即便赢了官司,执行也难:如果你名下没房没车没存款,法院也拿你没办法;
- 平台更倾向于“催收回款”而非“打官司”。
真正走到法院起诉的,往往是金额较大(比如5万以上)、有财产线索、且长期失联的借款人。
但注意!这里说的是“正规平台”,那些披着马甲的高利贷、套路贷、暴力催收团伙,动不动就发“律师函”、“冻结令”,其实都是吓唬人的手段——他们自己都不敢去法院,因为利息违法、合同无效。
你现在最该做的三件事
别再刷短视频看“征信洗白秘籍”了,也别信什么“反催收话术大全”,真正有用的,是这三步实操建议:
立即停止逃避,主动联系平台协商
很多人逾期后第一反应是换号、拉黑客服、装死,结果呢?催收升级、短信轰炸、通讯录被爆。
正确的做法是:主动打客服电话,说明真实困难,申请延期或分期。
记住一句话:能谈下来的,从来不是靠躲,而是靠诚恳 方案。
你可以这样说:“我目前确实遇到经济困难,但愿意承担责任,能不能给我3个月缓冲期?之后按月还xx元?”
很多平台都有“困难客户帮扶通道”,只是没人告诉你。
整理债务清单,优先处理高息平台
把所有网贷列出来:本金、利率、逾期天数、催收强度。
重点处理两类:
- 利率超过lpr4倍的(现在约年化14.8%以上),这部分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 已经委托第三方催收的,容易引发骚扰。
对高息平台,可以明确告知:“超出法定利率的部分我不认可,只还合法本息。” 保留通话录音。
做好被起诉的心理准备,但不必恐慌
如果平台真起诉了,法院传票会通过短信、邮寄或公告送达。
一旦收到,千万别不理!
出庭应诉≠认输,反而可能争取到调解机会,法官常会主持“分期还款协议”,避免强制执行。
根据《民事诉讼法》,小额案件(通常5万以下)走简易程序,审理快,但也意味着你有更多时间应对。
以案说法:小李的翻身局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90后程序员,疫情期间被裁员,三笔网贷累计逾期7万,最长一笔拖了5个月,平台天天打电话到他父母那儿,说“再不还就坐牢”。
他找到我时几乎崩溃,我们做了三件事:
- 帮他梳理所有合同,发现其中一笔年化利率高达36%,明显违法;
- 主动向法院提交“经济困难证明”(失业证 银行流水);
- 在庭审中提出调解方案:分24期还本金 合法利息。
最终法院采纳调解意见,平台撤回全部罚息和违约金,小李没被列为失信人,也没影响后续找工作。
你看,不是所有逾期都通往绝路,关键是你有没有“依法自救”的意识。
法条链接:这些权利你必须知道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
借款人未按约定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国家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 意思是:合法利息受保护,但高利不受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四倍,法院不予支持。
→ 当前lpr为3.45%,四倍即年化13.8%,超过部分可拒绝支付。《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
任何组织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 催收骚扰你亲友?违法!可投诉或报警。
律师总结: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理性
网贷逾期两个月,就像身体亮起了红灯,它提醒你:财务系统需要检修了。
但请记住:
✅ 你不会因为欠钱“坐牢”——民事债务不涉及刑事责任(除非诈骗);
✅ 你的尊严不该被催收践踏——任何侮辱、恐吓都是违法行为;
✅ 你仍有翻盘的机会——协商、调解、依法抗辩,每一步都算数。
真正的成熟,不是从不犯错,而是犯错后还能冷静面对、依法维权。
你现在要做的,不是自责,而是行动。
别让一时的困境,变成一辈子的阴影。
如果你正处在这样的漩涡里,不妨先深呼吸,然后拿起手机,给那个你一直不敢接的号码,回个电话。
改变,往往就从这一秒开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