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您在xx平台的借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个人征信……”
那一刻,心跳漏了一拍。

接着你开始慌了:这算不算“老赖”?会不会上“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以后还能不能坐飞机、孩子能不能上重点学校?最关键的是——到底逾期多久才会被拉黑?
今天我就来给你掰扯清楚这个问题,不整虚的,全是干货。
逾期≠立马成“老赖”,但每一步都算数
很多人一听“失信”,脑子里立刻浮现法院门口贴的大头照,觉得自己只要网贷一逾期,马上就要“社死”,其实不是的。
先说结论:单纯网贷逾期,哪怕拖了好几年,也不会自动上“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真正让你变成“失信人”的,是——法院判决后拒不执行。
也就是说,整个流程是这样的:
- 你逾期 → 平台催收;
- 催收无效 → 平台起诉你;
- 法院开庭审理 → 判决你还钱;
- 判决生效后你仍不还 → 对方申请强制执行;
- 执行阶段你有钱不还、隐匿财产、逃避执行 → 法院把你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关键节点不是“逾期第几天”,而是是否进入司法执行程序且存在恶意逃避行为。
但别高兴太早——虽然不会直接上“失信”,但你的征信早在第一步就受伤了。
逾期多久影响征信?答案是:看合同
现在大多数正规网贷平台(比如借呗、京东金条、微粒贷等)都接入了央行征信系统。
这类产品一般有“宽限期”机制,
- 宽限期3天:第4天才算正式逾期;
- 超过宽限期未还 → 次月上报征信;
而一些小贷公司或非持牌机构,可能当天逾期当天就上报,甚至有些会采取“数据共享黑名单”机制,在行业内部联合惩戒。
连续逾期超过30天,基本确定会上征信不良记录。
60天、90天,那就是“连三累六”的红线,银行看到这种记录,信用卡、房贷基本免谈。
更可怕的是,一旦上了征信,这个记录要保留5年(从还清之日起算),想洗白?难!
什么情况才会真的“上失信”?
我们常说的“失信被执行人”,法律术语叫“纳入失信名单”,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常见触发情形包括:
- 有能力还但装穷、转移资产;
- 被执行期间玩失踪、拒接电话;
- 虚假申报财产;
- 明明开着豪车却说“没钱”;
- 被限制高消费后还偷偷买机票……
举个真实案例你就明白了。
▶ 以案说法:小王的“高铁梦碎记”
小王在某网贷平台借了8万,分期三年,前两年按时还,第三年失业,断供半年,平台催收无果,起诉至法院。
法院判小王还本付息共7.2万元,判决生效后,小王收到执行通知,但他觉得“我又没跑路,凭什么说我赖账?”于是不理不睬。
执行法官查到他名下有一辆2019年的本田车,价值约6万元,且每月有兼职收入3000元,但小王声称“车是朋友的”“收入只够吃饭”,拒绝申报真实财产。
结果:法院认定其“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将其纳入失信名单,并限制高消费。
第二天,小王准备带孩子去上海迪士尼玩,买高铁票时显示:“因失信,无法购票。”
那一刻,他才意识到:原来“老赖”不是骂人,是真有代价。
📚 法条链接(划重点)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62条:
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并可以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进行信用惩戒。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3条:
被执行人被限制高消费后,不得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不得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
注意!这里的前提是——已经进入执行程序且拒不配合。
✍️ 律师总结:别等“上名单”才后悔
我办过太多类似的案子,很多人不是还不起,而是抱着侥幸心理:“反正又没签房产抵押,他们能拿我怎么办?”
可现实是:
👉 逾期伤征信,五年内贷款无望;
👉 被起诉后不应对,等于把主动权交给对方;
👉 进入执行阶段还硬扛,轻则限高,重则影响子女教育、就业政审。
我的建议很明确:
- 一旦出现还款困难,第一时间联系平台协商,争取展期或分期;
- 如果已经被起诉,务必出庭应诉,表达还款意愿;
- 即使进入执行,也要如实申报财产,展现配合态度,避免被“贴标签”;
- 别等到孩子报名国际学校被拒,才想起查自己是不是“失信人”。
信用比金钱更贵,修复比积累更难。
你暂时缺钱,不可耻;但选择逃避,才是真正的“破产”。
别让一时的窘迫,换来五年的枷锁。
早点面对,才有出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