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几位朋友私信我,说因为网贷逾期,莫名其妙就被催收拿去“p图”了——朋友圈、微信群甚至亲戚群里突然冒出一张“老赖照”,要么是伪造的通缉令,要么是把你头像p进裸照、灵堂背景里,配文全是羞辱性语言,有人直接被吓得整夜失眠,还有人差点转账“摆平”,今天我就来给你扒一扒:这事儿到底犯不犯法?你该怎么办?能不能反制?
先说结论:凡是用p图恐吓、侮辱、诽谤你的,99%都已涉嫌违法,严重的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你不是软柿子,法律就是你的护盾。
他们为什么敢p图?背后是“心理战”
这类操作,根本不是正规催收,而是典型的“暴力催收 网络霸凌”组合拳,他们的逻辑很简单:你不还钱,是因为脸皮厚;那我就让你社会性死亡,逼你屈服。
常见的套路包括:
- 把你的身份证照片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拼在一起,发到家族群;
- 用ai换脸技术把你的头像p进不雅视频截图,配上“某平台用户欠钱不还还嫖娼”等文字;
- 伪造法院传票、逮捕令,制造恐慌;
- 在社交平台发布“悬赏通告”,写上你的姓名、电话、住址。
听着离谱吧?但现实中真有人中招,更可怕的是,有些人明明只欠几千块,却因为害怕“丢脸”或连累家人,被迫还了几倍的钱。
三步反击法,稳准狠应对p图威胁
别怕,面对这种无底线行为,记住下面三招,既能保护自己,还能反手举报对方:
第一步:立即固定证据
一旦发现被p图传播,立刻截图、录屏、保存链接,包括发布时间、发布账号、转发路径,如果是在微信群传的,记得把群名、成员昵称、发言记录全录下来,这些是日后维权的关键证据。
小贴士:不要在群里对骂或求删,反而可能被断章取义,冷静取证才是王道。
第二步:要求平台删除 报警
拿着证据去找发布平台(微信、抖音、微博等)投诉,选择“侵犯肖像权”“名誉权”或“网络暴力”类别,要求下架内容,大多数平台48小时内会处理。
带上所有材料去派出所报案,重点强调:对方未经同意使用你的肖像进行侮辱、诽谤,已涉嫌《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如果金额较大或造成严重后果(比如你因此抑郁、辞职),可能触发刑事责任。
第三步:反向追责,主张赔偿
你没听错——你不仅可以不认这笔“精神损失费”,还能反过来要他们赔你!
根据《民法典》第1019条,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等方式侵害他人肖像权,你完全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索赔精神损害抚慰金(通常5000-2万不等,视情节而定)。
以案说法|小李的“社死”反击战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因为疫情失业,网贷逾期8000块,结果某第三方催收公司把他头像p进一张“卖淫被抓”的新闻截图,发到了他老家的5个村民群,他母亲看到后当场晕倒送医。
我们第一时间做了三件事:
- 公证处对所有传播内容做了证据保全;
- 向微信平台投诉并报警立案;
- 起诉催收公司及发布者,主张侵犯肖像权、名誉权。
最终法院判决:被告公开道歉,赔偿精神损失1.2万元,承担全部诉讼费,更关键的是,警方顺藤摸瓜查出这家催收公司长期从事非法催收,负责人后来被刑拘。
你看,当你拿起法律武器,对方才是那个瑟瑟发抖的人。
法条链接|这些红线他们早就踩碎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19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
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10日拘留,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刑法》第246条(侮辱罪、诽谤罪):
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13条:
明确禁止使用“恐吓、威胁、侮辱”等不当催收方式。
律师总结|你不怕逾期,就怕不懂法
最后我想说句掏心窝的话:逾期不可怕,丢脸也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你觉得自己活该被欺负。
很多人之所以被p图得逞,是因为内心有愧,觉得“欠钱=低人一等”,但你要明白:债务关系受法律调整,催收必须合法合规,你的人格尊严,不因欠款而打折。
下次再有人拿p图威胁你,别急着转账,先冷笑一声,回一句:“我已经录屏了,律师函在路上。”
往往这一句话,就能让对方瞬间哑火。
真正的强者,不是从不跌倒,而是跌倒后知道怎么体面地站起来——带着法律,带着底气,带着尊严。
你,值得被认真对待。
网贷逾期被p图威胁?别慌,三招教你反杀套路黑债!,本文为即问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如有咨询需要请联系专业律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