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人在网贷、信用卡逾期后,都会碰到催收方“爆通讯录”的情况——简单说就是把你的欠款、逾期信息,甚至带侮辱性的内容,群发给你手机通讯录里的家人、朋友、同事,这时候大家难免慌神:这到底算不算犯罪?真遇到了又该咋应对?今天咱们就把这事说明白。

“爆通讯录”大概率违法,严重时构成犯罪
先给结论:催收方“爆通讯录”的行为,基本都踩了法律红线,情节严重时会构成犯罪,具体分两种情况看:
(1)违法层面:侵犯隐私 骚扰他人
你的通讯录联系人信息,属于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的范畴(就算是你自己的联系人,未经允许外传也侵权),根据《民法典》,任何人不能以“刺探、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你的隐私权;催收方要是给你的亲友打电话、发信息骚扰(比如一天打好几个、用威胁辱骂的话),就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可能被拘留或罚款。
举个例子:小张网贷逾期后,催收员每天给小张的父母、同事发“小张是老赖,全家都不要脸”的短信,还打电话辱骂,这就属于“发送侮辱、恐吓信息干扰他人生活”,警察可以对催收员罚款、拘留。
(2)犯罪层面:两种常见罪名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如果催收方为了“爆通讯录”,非法获取你的通讯录信息(比如偷偷拷贝你手机通讯录、花钱买你的联系人数据),且数量大、情节严重,就会触犯《刑法》,比如有的催收公司批量购买逾期者的通讯录信息,用来威胁催收,这种行为就可能构成犯罪。
- 寻衅滋事罪:爆通讯录”时多次骚扰、恐吓,情节恶劣(比如给上百个联系人发侮辱信息、天天打电话骚扰你和亲友,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就可能符合《刑法》里的“寻衅滋事罪”,比如有催收员为逼债,给欠款人所有亲友发侮辱性信息,还打电话辱骂,最后被法院认定为寻衅滋事,判了刑。
遇到“爆通讯录”,这4步教你维权
要是真碰到这种糟心事儿,别慌,按这几步来:
- 留好证据:催收的短信、电话录音、发给亲友的截图,甚至手机里“被非法获取通讯录”的异常操作记录,都要存好!这些是维权的关键。
- 先报警:把情况跟警察说清楚,只要对方有骚扰、侮辱、非法获取信息的行为,警察会介入处理(至少能警告对方,还能固定证据)。
- 向监管部门投诉:比如银保监会(管金融机构催收)、工信部(管电信骚扰),把催收方的违规行为举报上去,要求查处。
- 起诉维权:要是对方侵权太严重(比如导致你或亲友精神受创、名誉受损),可以去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停止侵害、赔礼道歉,甚至索赔精神损失。
小提醒:要是你确实欠了钱,最好同时和债权方协商还款(比如申请延期、分期),毕竟把债务解决了,催收大概率会停;但协商归协商,催收方也不能用违法犯罪的手段逼债,这是两码事。
法条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爆通讯录”从不是合法催收手段,反而大概率违法,情节严重时会构成犯罪(比如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寻衅滋事罪),遇到这种情况,别慌,先固定证据,再通过报警、投诉、起诉等方式维权,同时积极和债权方协商合法的还款方案,法律会保护你的合法权益,但“欠债还钱”的基本义务也得正视,双方都该在法律框架内解决问题。
催收方爆通讯录犯罪吗?遇到了该怎么办?,本文为即问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如有咨询需要请联系专业律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