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最近好几位朋友私信问我同一个问题:“律师,我信用卡都黑了,征信也花得像地图一样,还有网贷能借给我吗?”更离谱的是,有人居然还真借到了——明明上个月刚逾期,这个月就有平台主动发短信:“您有2万额度可提现!”

听到这儿,我心里咯噔一下,不是惊讶于平台的大胆,而是担心这些人接下来要踩的坑,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看似“救命稻草”、实则暗藏杀机的话题:逾期了还能借到款的网贷,到底靠不靠谱?背后的法律风险有多深?
为什么逾期还能借到钱?真相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先说结论:能借,并不代表合法;能拿钱,并不等于安全。
现在市面上确实有一批网贷平台,专门盯着“征信不良”“负债高企”的人群,他们不怕你逾期,甚至某种程度上,就是冲着你逾期来的,这类平台通常有几个特征:
- 利率畸高:年化动辄36%以上,有的直接换算成日息,几毛钱利息看着不多,三天下来翻倍。
- 砍头息普遍:说给你一万,到账八千,剩下的当“服务费”“保证金”直接扣掉。
- 催收手段激进:电话轰炸、爆通讯录、p图威胁,甚至冒充公检法。
- 合同藏陷阱:电子协议一页翻到底,关键条款字体小到看不见,自动展期”“无限连带责任”。
你以为是雪中送炭?其实是火上浇油。
这些平台凭什么敢放款?监管漏洞 技术钻空
很多人以为,征信出问题就借不了钱了,但现实是,央行征信只是参考之一,有些平台根本不查征信,或者只做“软查询”,不会留下记录,他们靠的是大数据模型,比如你的手机型号、通话频率、社交关系,甚至打车记录,来判断你“还能榨出多少油水”。
更有甚者,一些平台打着“助贷”旗号,实际是把资金包装成“消费分期”“会员充值”,绕开金融监管,你说它放贷吧,它说是购物;你说它不合规吧,它有营业执照,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
更可怕的是,部分平台背后有地下资本支撑,资金来源不明,还款后还可能被二次转卖债权,陷入“债务滚雪球”怪圈。
你以为的“续命钱”,可能是法律深渊的入口
重点来了:即便你成功借到钱,也不代表这笔债务一定受法律保护。
根据我国《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合法借贷必须满足几个条件:
- 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四倍(目前约14.8%);
- 不得预先扣除本金(砍头息无效);
- 债权转让需通知债务人;
- 催收不得侵犯人格权、隐私权。
而那些专收“烂账”的平台,90%以上都踩了红线,你借1万,到账8千,月息5%,这已经超出法定上限,你还的钱越多,越是在帮他们洗白非法所得。
最惨的是,一旦纠纷进入诉讼,法院只会支持合法部分,你辛辛苦苦还了几万,最后发现本金都没还清,利息全是泡沫。
以案说法:老张的“救命贷”变“夺命债”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老张,个体户,因疫情生意倒闭,信用卡连着三个月逾期,某天收到一条短信:“凭身份证秒批3万,不看征信。”他心想,死马当活马医,点了申请。
结果呢?平台秒批2.8万,但要求他先交2800元“风控保证金”,到账后又被扣“账户管理费”1200元,实际到手不到2.4万,月息8%,一个月就要还2240元利息。
刚开始还能撑住,半年后实在还不上,催收开始打电话给他女儿学校,“你爸欠钱不还,影响子女政审”,老张精神崩溃,差点跳楼。
我们介入后起诉该平台,主张合同无效、返还已付高额利息,最终法院认定:年化超36%,属高利贷;砍头息不计入本金;催收构成侵权,老张赢了官司,但身心俱疲,整整两年才缓过来。
法条链接:这些红线,谁碰谁吃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的部分除外。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
严禁无资质机构从事信贷业务,禁止暴力催收、泄露个人信息等行为。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
任何组织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律师总结:逾期不可怕,怕的是病急乱投医
朋友们,征信逾期不是世界末日,银行可以协商分期,信用卡能谈个性化还款,部分地区还有“信用修复”试点,但你要是去碰那些明知你逾期还敢放款的网贷,大概率是从一个坑跳进十个坑。
记住三句话:
- 能查到征信的平台,未必坏;查都不查就放款的,多半是狼。
- 救急不救穷,真正的帮扶不会让你越陷越深。
- 法律永远站在理性一方,别等到被起诉才想起找律师。
如果你现在正面临债务危机,别慌,也别乱点链接,先理清账单,再寻求专业帮助。停下來,才是向前走的第一步。
逾期了还能借到钱?这些网贷平台真敢放款,但你真敢接吗?,本文为即问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如有咨询需要请联系专业律师。我是执业律师老陈,专注债务纠纷八年,见过太多人因为一笔“不该借的钱”毁掉生活,如果你正在挣扎,评论区留个“在”,咱们一起想办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