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朋友在网贷、信用卡逾期后,会碰到催收“爆通讯录”的糟心事——催收公司把你的通讯录联系人挨个打电话、发信息,甚至用辱骂、威胁的语气骚扰亲友,既让自己尴尬,也给亲友添了大麻烦,那催收爆通讯录到底违不违法?真遇上了该咋应对呢?

催收爆通讯录,大概率违法!
从法律角度看,通讯录联系人的信息属于个人隐私范畴:
- 依据《民法典》第1032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他人不得以电话、短信等方式侵扰私人生活安宁;第1033条更明确,除非法律允许或权利人同意,任何组织/个人都不能处理他人私密信息(通讯录信息就属于私密信息),催收公司未经你和亲友同意,拿这些信息骚扰,本质上是侵犯隐私权、个人信息权益。
- 要是催收用辱骂、威胁的内容骚扰亲友,还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处拘留或罚款。”
遭遇爆通讯录,这样应对更有效!
先“锁死”证据!
把催收的通话记录、短信内容、微信截图(尤其是带辱骂、威胁、骚扰性质的)都存好——这些是维权的“核心武器”,能证明对方的违法性。
向平台“喊停”!
直接联系贷款/信用卡平台投诉,说明催收违规,要求立刻停止骚扰,很多正规平台会重视(毕竟怕被监管处罚),会约束催收方的行为。
向监管部门“举报”!
- 银保监会(管金融机构催收);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管短信、电话骚扰);
-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把证据提交给他们,监管部门会督促催收方整改。
严重时,直接“起诉”!
要是催收行为给你或亲友造成了精神伤害、名誉损失,可去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停止侵害、赔礼道歉,甚至赔偿损失。
从源头解决:和债权人协商还款!
逾期后别逃避,主动和债权人沟通:
- 信用卡逾期:可依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和银行协商“个性化分期”(比如分5年还款);
- 网贷逾期:也可协商延期、分期,把债务压力拆分,从根源减少催收困扰。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1032条【隐私权】: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1033条【隐私权侵害行为】: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42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第4条: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
第70条:在特殊情况下,确认信用卡欠款金额超出持卡人还款能力、且持卡人仍有还款意愿的,发卡银行可以与持卡人平等协商,达成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
催收“爆通讯录”本质是通过侵犯隐私、骚扰他人施压,多数情况已涉嫌违法,若你或亲友遭遇此事,别慌:先固定证据,再通过投诉、举报、诉讼等合法途径维权,既保护自己和亲友的权益,也能倒逼催收方规范行为。
欠款人应积极面对债务,主动和债权人协商还款方案(比如分期、延期),从根源减少催收困扰,既维护信用,也能守住生活安宁。
催收爆通讯录违法吗?遭遇了该怎么应对?,本文为即问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如有咨询需要请联系专业律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