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几年我接的咨询里,十个人里有八个都问过类似的问题:
“张律师,我现在实在还不上网贷了,平台天天打电话,我干脆不接行不行?”
“会不会坐牢啊?他们说要起诉我……”
“征信烂了是不是这辈子就完了?”

今天咱们就掏心窝子聊一聊——网贷逾期到底会带来什么后果?面对催收又该怎么应对?别慌,听我慢慢说。
你以为只是“欠钱”,其实后果比你想象严重得多
很多人觉得:“我又不是不认账,就是暂时没钱,拖一拖怎么了?”
但现实是,一旦逾期,你的生活可能从“经济压力”迅速滑向“社会性危机”。
征信记录拉黑,五年内寸步难行
现在绝大多数正规网贷平台都接入了央行征信系统,一旦逾期超过90天,基本就会被标记为“不良信用记录”,这个记录会在你的征信报告上挂满5年,期间你想办信用卡、贷款买房买车、甚至有些单位入职背调都会受影响。催收手段层出不穷,心理防线被反复冲击
刚开始可能是短信提醒、电话轰炸,但时间一长,你会接到各种“陌生号码”的来电,语气从“亲您好”变成“你再不还钱我们上门了”,更离谱的是,有些人会收到以你名义发给亲友的“欠款通知”,美其名曰“协助提醒”,实则变相施压。被起诉后进入司法程序,财产面临被执行风险
别以为平台不会真告你,现在很多网贷公司背后是持牌金融机构或与律所合作,一旦金额较大(通常超5000元),完全可能走诉讼流程,法院判决后你不履行,对方申请强制执行,你的银行卡、微信支付宝账户、工资收入都可能被冻结划扣。极端情况下的刑事责任?虽然少见,但并非不可能
多数人不会因单纯“还不起”而坐牢,但如果存在恶意骗贷、伪造资料、逃避债务转移资产等行为,就可能涉嫌“贷款诈骗罪”或“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这时候,事情就从民事纠纷升级成刑事问题了。
以案说法:一个外卖小哥的真实经历
去年夏天,有个30岁的外卖员小李来找我,他原本做装修工,疫情后失业,借了6家网贷共8万多维持生活和孩子学费,结果利滚利,每月光利息就快4000块,根本还不上。
最崩溃的是,催收不仅打他电话,还联系了他的前妻和老家父母,说他“欠钱跑路”,他父亲气得住院,他自己整夜失眠,有次送餐途中差点撞车。
后来其中一家平台把他起诉了,开庭那天他穿着工服来法院,手里攥着一堆收入证明和医疗单据,法官看了之后主持调解,最终达成分期还款协议:每月还1500,三年结清,期间不再计息。
关键点在哪?
他没有失联、没有逃避,而是主动出庭说明困难,并提供了真实财务状况,法院认可他是“确无履行能力”,而非“恶意拖欠”。
这个案子最后没进执行,也没影响他后续申请低保和社区援助,但他也付出了代价——征信黑了两年,买电动车只能全款。
法条链接:这些法律红线你必须知道
-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三条:不得骚扰无关第三人,不得使用恐吓、威胁、侮辱性语言。
也就是说,你可以穷,但不能躲;可以慢,但不能骗。
律师总结: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错误应对
兄弟姐妹们,我想说的是:
欠钱不是原罪,还不起也不是耻辱,真正让你陷入绝境的,往往是“沉默”和“逃避”。
如果你现在正面临网贷逾期,请记住这几条保命建议:
✅ 第一时间停止以贷养贷!这是深渊的入口。
✅ 主动联系平台,尝试协商延期或分期,很多机构有“困难客户帮扶通道”。
✅ 保留所有沟通记录、还款凭证、收入证明,关键时刻能救命。
✅ 遇到暴力催收(爆通讯录、p图造谣、人身威胁),立即录音取证,向银保监会或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
✅ 被起诉别装死!出庭陈述困难,争取调解,避免缺席判决后直接进入执行。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人生不怕负债累累,只怕失去翻盘的勇气。
法律保护的是诚实而不幸的人,而不是完美无缺的人。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网贷逾期不还会有啥后果?被催收了怎么办?,本文为即问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如有咨询需要请联系专业律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