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把新认识的人手机号存进通讯录,没几天就接到催收电话了!对方张口就问“你认识某某(借贷人姓名)吗?他欠了钱没还,你能不能联系上他?”这时候心里肯定犯嘀咕:我这刚存的联系人,催收咋就找上门了?这种情况到底合不合法,又该咋解决呢?今天咱就把这个事儿掰开揉碎了说清楚。

催收咋找到你的?这俩原因最常见
催收能盯上你的新号码,大概率逃不出这两种情况:
要么是借贷人授权了平台读取通讯录——很多网贷、小贷平台会要求借款人“授权读取通讯录”才给放款,要是借贷人手机里刚存了你的号码,平台可能直接把你的信息同步给催收了;
要么是催收公司非法获取信息——比如买通平台内部人员、用恶意爬虫偷偷扒取通讯录,这种“偷信息”的行为本身就违法。
但不管哪种情况,没经过你同意就拿你信息去催收,都踩了法律红线!你的个人信息和生活安宁,法律是要保护的。
遇到催收骚扰,四步应对更靠谱
别慌,咱一步步来,把主动权握在手里:
第一步:先“锁死”证据
催收打电话时,立刻开录音!把对方说的话、提的要求(比如逼你联系借贷人、威胁你之类的)都记下来,包括对方公司名称、有没有工号、催收的具体内容,通话记录、短信(如果有的话)也都得截图保留——这些都是后续维权的“硬证据”。
第二步:找借贷人问清楚
直接联系那个欠钱的朋友/熟人,问问他:是不是在借款时把你的号码填进去了?或者有没有“授权平台读取通讯录”?
- 要是他“不小心授权”或者被平台诱导授权了,让他赶紧找平台取消你的关联;
- 要是他确实欠钱了,催他尽快还钱(别让催收再拿你撒气)。
第三步:向监管部门“喊停”
要是催收还没完没了,咱就向监管部门举报:
- 金融类催收(比如信用卡、网贷)→ 找银保监会;
- 短信、电话骚扰→ 找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嫌麻烦的话,直接打12345市民热线反映。
投诉时把证据整理好,说清楚催收的时间、内容、对你的影响,要求对方立刻停止骚扰。
第四步:“硬刚”违法催收
要是催收太过分(比如威胁你、骂你、一天打好几个电话轰炸),这就涉嫌违法了!
- 直接报警: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这种“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可能会被拘留或罚款;
- 去法院起诉:要是觉得自己的隐私、名誉被侵犯了,告催收公司“侵犯隐私权/名誉权”,要求他们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法条链接(划重点!)
-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十四条: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处理享有知情权、决定权,有权限制或者拒绝他人对其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第四十八条:个人有权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对其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进行解释说明。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律师总结(核心思路速记)
遇到通讯录新联系人被催收,记住这12字:留证据、明权责、找渠道、依法维。
- 先把催收骚扰的证据“锁死”;
- 搞清楚自己信息被用的原因(是借贷人授权?还是催收非法获取?);
- 然后通过“联系借贷人 投诉举报 报警/起诉”的方式维权。
你的个人信息和生活安宁受法律保护,催收再嚣张,也得在法律的框框里来——越界了,咱就用法律武器狠狠怼回去!
通讯录新联系人被催收了?该怎么应对和维权?,本文为即问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如有咨询需要请联系专业律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