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先聊聊2022年很多人头疼的“催收爆通讯录”事儿,不少朋友因为一时资金周转不开,欠了网贷或信用卡的钱,结果催收的人不光给本人打电话,还把电话打到亲戚、朋友甚至同事那里,把欠债的事儿到处说,弄得自己和身边人都超尴尬,生活都受影响了,那这种催收行为到底合法吗?遇到了又该咋处理呢?

催收爆通讯录,大部分情况不合法!
咱们通讯录里的联系人信息(比如亲戚、朋友的电话),都属于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法律明确规定:他人的个人信息受保护,催收人员没权利随便把你的债务情况透露给第三方,更不能用“骚扰联系人”的方式给你施压。
举个例子:如果催收人员没经过允许,就把你的欠债信息、逾期情况告诉了你的父母、同事,甚至给他们打几十通电话骚扰,这就可能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个人信息权益,还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里的“骚扰条款”。
遇到爆通讯录,这样应对更靠谱!
别慌,咱一步步来:
先留证据!
不管是催收的电话录音、短信内容,还是联系人收到的骚扰信息截图,都要存好,这些证据以后维权时能帮大忙。向主管部门投诉
- 要是银行/持牌金融机构的催收:打银保监会投诉热线12378,或者去银保监会凯发app官网投诉。
- 要是网贷平台的催收:向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凯发app官网或电话)举报,也可以用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平台(专门管骚扰电话、短信)。
考虑起诉维权
要是催收太过分,已经严重影响你的生活(比如联系人被骚扰到无法正常工作、精神焦虑),可以去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停止侵害、赔礼道歉,甚至赔偿损失。主动协商还款(从根源解决)
别逃避债务!和正规的债权人/平台好好沟通,试试协商“分期还款”“延期还款”,协商时记得留证据(比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避免被忽悠。
法条链接(划重点!)
《民法典》(隐私 个人信息保护):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侵扰、泄露他人隐私。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法律允许或权利人同意外,不得用电话、短信等方式侵扰他人生活安宁,不得处理他人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个人信息(如电话、住址)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非法收集、公开。《治安管理处罚法》(骚扰处罚):
第四十二条:多次发送侮辱、恐吓信息干扰他人生活的,可处5日以下拘留/500元以下罚款;情节重的,处5 - 10日拘留,可并罚500元。《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行业规范):
第十三条:催收对象应合法,不得骚扰无关人员。
第十六条:催收人员不得向债务人外的人透露负债、逾期等信息(法律另有规定除外)。
2022年遇到的“催收爆通讯录”,绝大多数属于违法行为——它既侵犯了你的隐私、个人信息权益,还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要是你遇到了:别害怕,先收集证据,再通过“投诉、举报、起诉”维权,同时主动和债权人协商还款方案(从根源减少催收压力),法律是你维权的后盾,一定要用它保护自己和身边人的合法权益!
(全文原创,用口语化表达拆解法律逻辑,帮你清晰应对催收难题~)
催收爆通讯录合法吗?2022年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本文为即问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如有咨询需要请联系专业律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