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网贷、信用卡逾期后,都会碰到催收人员把自己的欠款信息群发给通讯录里的亲友,心里又气又急:既担心隐私被泄露,又怕亲友对自己有看法,那这种“发通讯录催收”的方式到底合不合法?真遇到了又该怎么处理呢?今天咱就好好聊聊这个事儿。

发通讯录催收,大部分情况“不合法”!
催收不是不能做,但得守规矩,从法律层面看:
-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比如通讯录里亲友的电话、你们的关系等),得“合法、正当、必要”,还得经过本人同意,催收公司要是没经过你同意,就把你通讯录的信息用来催收(给亲友发消息、打电话),就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 《民法典》明确:自然人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催收去骚扰你亲友、乱发你的债务信息,属于“侵扰、泄露、公开他人隐私”,也是违法的。
- 《治安管理处罚法》更直接:要是催收多次给你亲友发侮辱、恐吓信息,或者老打电话干扰人家正常生活,轻则罚款,重则拘留!
- 就算是行业自律(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也规定:催收不能向债务人以外的第三方透露债务信息,除非法律特别允许。
这些“发通讯录 骚扰”的行为,都算违规!
除了单纯发通讯录,催收要是还做这些事,也属于违法违规:
- 打电话“轰炸”亲友(一天打好几个、甚至几十个);
- 编造谣言(比如造谣你欠了巨额赌债、高利贷);
- 用侮辱性语言威胁你或亲友(再不还钱就让你亲友‘社会性死亡’”)。
遇到发通讯录催收,这样应对最有效!
别慌,咱一步步来解决:
- 保留证据!催收的短信、给亲友打的通话记录、亲友反馈的截图……都得存好!这是你维权的“武器”。
- 向平台/机构投诉联系贷款、信用卡的官方客服,说明情况,要求“停止违规催收”,很多正规平台很在意声誉,会主动处理。
- 向监管部门举报可向银保监会(管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协会,或12321举报中心(管网络骚扰)提交证据,要求查处。
- 走法律途径(情况严重时)要是催收让你/亲友的生活受了很大影响,可去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赔偿损失、赔礼道歉”。(不过打官司需要时间精力,得权衡哦~)
- 协商还款(从根源解决)催收逼你还钱,本质是想要回欠款,要是你确实有困难,主动和平台沟通,试试“分期、延期还款”——债务解决了,催收骚扰自然会减少。
法条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十四条: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处理享有知情权、决定权,有权限制或者拒绝他人对其个人信息进行处理,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三条:债务催收对象应符合法律法规有关要求,不得骚扰无关人员。
发通讯录催收(尤其是骚扰亲友的),多数情况属于违法违规——既侵犯了个人信息权、隐私权,还可能违反治安管理,遇到这类催收,记住两点:
- 维权要“硬气”:保留证据,通过投诉、举报、诉讼等方式,保护自己和亲友的合法权益;
- 解决债务要“主动”:若确实欠钱,积极和债权方协商还款方案(分期、延期等),从根源减少催收纠纷。
维权和解决债务不矛盾,合理合法地处理,才能真正“摆脱”催收的困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