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网贷或者信用卡逾期后,可能会遇到催收“爆通讯录”的情况——催收人员把你的逾期信息,甚至带侮辱性的话,一股脑发给你的通讯录好友、亲戚,这不仅让自己在亲友面前“没面子”,还可能把身边人的生活也搅得鸡犬不宁,那催收爆通讯录到底合不合法?真遇到了又该怎么办呢?今天咱们就把这事掰扯清楚。

催收爆通讯录,合法吗?
催收本身是合法的(毕竟债权人有权合理追债),但“爆通讯录”的方式,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违法的!
举个例子:如果催收人员用侮辱、恐吓的语言骚扰你的亲友,或者频繁给他们打电话、发信息,干扰了正常生活,就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多次发送侮辱、恐吓信息干扰他人生活,可处拘留或罚款)。
从隐私和个人信息的角度说,《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也给我们“撑腰”:催收人员未经允许把你的通讯录信息(属于个人信息)泄露、传播给他人,就侵犯了你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哪怕你借款时授权平台获取了通讯录权限,也不代表他们能“超范围”用这些信息来爆通讯录催收——这属于违规处理个人信息!
遇到爆通讯录催收,该怎么做?
别慌,给你几个“实操级”建议,手把手教你维权:
先“锁死”证据!
不管是催收的短信、电话录音,还是亲友收到的信息截图,统统保存好!这些是后续维权的“核心武器”。
向平台“喊停”!
很多正规平台(比如银行、持牌网贷平台)其实禁止暴力催收,你可以直接联系平台客服,把催收爆通讯录的证据甩给他们,要求:① 立刻停止违规催收;② 更换合规的催收方式。
直接报警!
如果催收语言侮辱性极强,或者已经严重干扰你和亲友的生活(比如一天打几十通骚扰电话),果断打110!警察会根据情况对催收人员警告、处罚,甚至立案调查。
向监管部门“举报”!
- 针对银行/持牌金融机构:向银保监会或当地银保监分局举报;
- 针对网贷平台:向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举报(凯发app官网或公众号都能提交材料)。
监管部门会督促平台整改,给你一个说法。
走法律途径“反击”!
如果爆通讯录对你的名誉、精神造成了损害(比如亲友对你误解、你长期失眠焦虑),或者给你/亲友带来了实际损失(比如被骚扰得丢了工作),你可以向法院起诉催收方或贷款平台,要求:① 停止侵害;② 赔礼道歉;③ 赔偿损失(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法条链接
(这些是维权的“法律依据”,遇到纠纷时可以直接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等。”《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十四条:
“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处理享有知情权、决定权,有权限制或者拒绝他人对其个人信息进行处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六十八条:
“发卡银行应当对债务人本人及其担保人进行催收,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不得采用暴力、胁迫、恐吓或辱骂等不当催收行为,对催收过程应当进行录音,录音资料至少保存2年备查。”
催收的底线是“合法合规”——爆通讯录若伴随侮辱、恐吓、过度骚扰,就是踩了法律红线!
遇到这种情况,三步走”:先留证据,再投诉/报警/举报,必要时起诉,也建议大家尽量避免逾期;如果实在遇到困难(比如失业、重病),第一时间和平台沟通协商(比如申请延期、分期),从根源上减少被暴力催收的风险。
法律是我们的后盾,别害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催收爆通讯录合法吗?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本文为即问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如有咨询需要请联系专业律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