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手头紧得像被拧干的毛巾,工资还没发,房租水电催命一样叮咚响,这时候,手机弹出一条“新用户专享,秒批3万”的网贷广告,点进去填个身份证、绑张银行卡,钱真就到账了,你松了口气,觉得自己挺聪明。
可等你还款日到了,才发现利息高得离谱,平台还悄悄收服务费、担保费、账户管理费……一算账,本金翻了一倍都不止,更糟的是,你根本没借过钱的经验,银行不给信用卡,征信一片空白,俗称“白户”,现在逾期了,慌得晚上睡不着:会不会被起诉?会不会坐牢?征信是不是彻底废了?
别急,我来给你捋清楚。
白户逾期≠人生完蛋,但你得先搞明白这三件事
咱们得破除一个最大的误区:网贷逾期不会直接导致坐牢,很多人一听“欠钱不还”,脑子里就蹦出“老赖”“拘留”“判刑”这些词,其实这是典型的认知偏差。
除非你是恶意骗贷、伪造材料、借钱后挥霍逃跑,否则单纯的还不上钱,属于民事纠纷,不是刑事案件,法院最多判你还钱 罚息,不会把你抓进去。
但问题在于,你不处理,后果会一步步升级。
举个真实案例你就明白了。
以案说法:小林的故事——从“白户”到差点被限高
小林,23岁,刚毕业的大学生,没信用卡,也没任何信贷记录,典型白户,去年找工作期间断了收入,看到某平台推“学生贷免息首期”,一时冲动借了8000块应急。
他以为能靠下个月工资还上,结果面试失败,工资没拿到,平台开始收第二期时,他已经还不起了,逾期第15天,催收电话打到他手机上,语气强硬:“再不还钱,我们就要上报征信,还要联系你家人。”
小林吓坏了,把手机关机,换号,以为躲过去就没事了,结果三个月后,他申请租房贷款被拒,查征信才发现:这笔网贷已经上了央行征信系统,标记为“逾期90天以上”。
更麻烦的是,平台把他告上了互联网法院,判决书下来:偿还本金 利息共1.2万元,因为没执行,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微信支付被限额,高铁票也买不了。
他找到我们律所的时候,整个人都垮了:“律师,我是不是这辈子都翻不了身了?”
我们帮他做了三件事:
- 协商分期还款:联系平台,说明实际困难,达成每月还800元的协议;
- 申请信用修复:在还清后6个月,向征信中心提交非恶意逾期说明;
- 心理重建:告诉他,这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财务觉醒的起点。
半年后,他重新有了稳定工作,还清了最后一笔款,最近还申请到了人生第一张信用卡。
你看,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
法条链接:你的权利和义务都在这儿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明确: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超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这意味着:
- 你必须还钱,但只还合法范围内的;
- 利息太高可以主张调整;
- 逾期记录5年后自动清除,前提是你还清了。
律师总结:白户逾期,自救比自责更重要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金融纠纷律师,我想告诉你:
每一个陷入网贷困境的人,最初都不是想赖账,而是缺乏金融常识和应对能力。
尤其是白户群体,第一次接触信贷,容易被“低门槛”诱惑,却忽视了背后的规则和风险。
如果你已经逾期,请立刻做这五件事:
- 别失联:关闭手机只会让情况恶化,主动联系平台说明困难,争取展期或分期;
- 查征信: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凯发app官网,确认是否已上报;
- 算清账:把每一笔费用列出来,超过lpr四倍的部分可以拒绝支付;
- 保留证据:所有催收电话录音、短信截图保存好,防止暴力催收;
- 制定还款计划:哪怕每月还500,也要有行动,体现还款意愿。
征信是可以修复的,信用是可以重建的,但前提是:你得面对它,而不是逃避它。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一次失误就抛弃你,但也不会因为你哭诉就网开一面,真正的成熟,是跌倒后知道怎么爬起来,而且下次绕开坑。
你不是“老赖”,你只是一个暂时迷路的年轻人。
只要方向对了,慢一点,也能走到光里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