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了点钱,催收的就把通讯录里的亲戚朋友“轰炸”一遍——打电话、发信息,又是威胁又是侮辱,搞得自己和身边人都不得安生,这种“爆通讯录”的催收方式,可不只是道德败坏,其实已经踩了法律的红线,严重的话还得坐牢!那到底会判多少年?遇到了又该咋应对?今天咱就掰碎了讲讲。

“爆通讯录”催收,到底犯了啥罪?量刑咋算?
催收敢“爆通讯录”,一般会涉及3类罪名,不同罪名的量刑差距不小: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你的通话记录、联系人电话,都属于“公民个人信息”,要是催收通过非法手段(比如从网贷平台偷取、花钱买信息)拿到这些信息,再用来催收,情节严重的就会被判刑:
- 情节严重(比如批量获取上百条信息、牟利数千元):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还可能罚款;
- 情节特别严重(比如获取数万条信息、把信息卖给黑产链):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寻衅滋事罪
如果催收用“爆通讯录”的方式,多次给亲友发侮辱、恐吓信息,或者打电话辱骂、威胁,干扰了大家的正常生活,就可能构成这个罪:
- 一般情节(比如持续骚扰1个月、导致亲友精神崩溃):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 情节恶劣(比如纠集多人、跨省骚扰):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催收非法债务罪(2021年新增)
如果催收的是高利贷、套路贷的钱,还用“爆通讯录”这种“骚扰”方式,情节严重的:
-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处罚金(或单处罚金)。
举个真实例子:
有个网贷催收员,为了逼借款人还钱,从公司系统导出上百个借款人的通讯录,挨个给联系人打电话,说“这人是老赖,欠了钱不还,人品有问题”,还威胁“去你单位闹”,结果借款人的亲友不堪其扰,有人丢了工作、家庭矛盾激化,这个催收员被认定同时犯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寻衅滋事罪”,数罪并罚,判了4年有期徒刑,还赔了受害人精神损失。
遇到“爆通讯录”催收,咋应对?
别慌!记住这4步,法律会给你撑腰:
留好证据!(最关键)
- 催收的电话全程录音,短信、微信截图都存下来;
- 让被骚扰的亲友也帮忙保留证据(比如通话记录、信息内容),甚至写个“证言”证明自己被骚扰了。
果断报警!
直接打110,把情况说清楚,把证据交给警察,警方会根据情况立案调查,要是构成犯罪,就会追究催收方的刑事责任。
向监管部门投诉!
- 要是银行信用卡催收:向银保监会投诉;
- 要是网贷平台催收:向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
- 要是骚扰电话太多:向工信部投诉(他们管骚扰电话、垃圾短信)。
起诉维权!
要是催收的行为让你/亲友名誉受损、精神崩溃,可以去法院起诉,要求对方:
- 停止侵害、赔礼道歉;
- 赔偿精神损失、名誉损失。
法条链接(心里有底更硬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 第三百一十三条之一(催收非法债务罪):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三)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的。
律师总结(划重点!)
“爆通讯录”催收的量刑没有固定数字,得看具体行为多恶劣:
- 轻则治安处罚(拘留、罚款);
- 重则判刑(几个月到7年以上都有可能)。
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忍气吞声!第一时间保留证据,通过“报警 投诉 起诉”组合拳维权,法律会给你撑腰!
(文章原创,结合真实案例与法律条款解析,口语化表达更易懂,重点突出“量刑逻辑”与“维权方法”,帮助读者清晰应对暴力催收。)
爆通讯录催收会判多少年?遇到暴力催收该怎么办?,本文为即问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如有咨询需要请联系专业律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