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逾期后,突然接到催收电话,对方还能说出自己通讯录里朋友、家人的名字,甚至连关系都能讲清楚,心里就犯嘀咕了:这催收到底是咋看到我通讯录的?今天咱就来掰扯掰扯这个事儿,顺便说说咋防范信息被这么“扒”走。

催收“看”到通讯录的常见路径
贷款app的“权限坑”
下载借贷类app时,你是不是常被要求“读取通讯录”“获取通话记录”?不少人急着借钱,没仔细看就点了同意,这时候app后台就把你的通讯录数据存下来了——等你逾期,平台要么自己的催收团队用这些信息,要么直接把数据给合作的催收公司,更糟心的是,有些不良app就算你卸载了,后台还可能偷偷留着你的信息!
恶意软件、钓鱼链接“偷”数据
有些催收或不法分子会做假贷款链接、带病毒的app安装包,你要是不小心点了、装了,手机里的通讯录、短信就会被偷偷传到他们服务器,尤其是那些宣传“秒批贷款”“低利息”的链接,很多人一贪便宜就中招,结果钱没借到,通讯录倒被扒得底朝天。
第三方平台“暗箱共享”
比如你在购物平台留了电话,又在借贷平台借了钱,这俩平台要是偷偷共享数据,催收就能从购物平台拿到你的联系人信息,正规平台共享个人信息得你明确同意,但有些小平台就钻空子,悄悄干这种“暗箱操作”。
自己“亲手”泄露信息
找贷款中介借钱时,对方说要“看通讯录有没有稳定联系人”,你就把截图发过去了;或者在朋友圈晒手机截图,不小心把通讯录号码露出来了,催收或不法分子就跟“侦探”似的,通过这些线索把你的通讯录信息凑齐了。
如何防范通讯录被“扒”?
- app权限要盯紧:下载借贷app时,通讯录、通话记录等敏感权限能不给就不给!优先选持牌金融机构的正规产品,合规性更强。
- 别碰不明链接/app:看到“秒批贷款”“低利息”的链接别贪便宜,来路不明的app坚决不装,手机里最好装个靠谱的杀毒软件。
- 信息别乱给、别乱晒:贷款中介要通讯录截图?多留个心眼!朋友圈晒截图时,记得把通讯录、号码这些敏感信息打码。
遇到非法获取,咋维权?
要是发现催收非法获取你的通讯录,赶紧保留证据:比如催收的通话录音、他们怎么知道你联系人的证据(如对方说出你朋友的名字但你没告诉过平台)。
- 向网信办、银保监会投诉;
- 严重的话直接报警,或向法院起诉,告他们侵犯个人信息!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处理享有知情权、决定权,有权限制或者拒绝他人对其个人信息进行处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八条规定:“敏感个人信息(如通讯录信息)的处理需取得个人单独同意,且需具备特定目的、充分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若你借贷时明确授权app读取通讯录,平台或催收在合规范围内使用(如仅联系你本人还款,而非恶意骚扰第三方)属于合法范畴;但通过恶意软件窃取、违规数据共享、诱导你泄露等方式获取通讯录,就涉嫌违法了!
建议你:
- 装借贷app时审慎授权敏感权限,优先选持牌金融机构产品;
- 日常防护个人信息,别通过非正规渠道泄露通讯录、通话记录;
- 发现催收非法获取/使用信息,立即固定证据,向网信、银保监投诉,或报警、起诉,依法维护隐私与信息安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