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接到自称“催收公司”的电话,说你的欠款逾期了,要是不马上交钱,就把你的通讯录全部曝光,让亲友都知道你欠钱!可等你慌慌张张转了钱,才发现根本不是正规催收——这就是典型的“通讯录催收诈骗”!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平时又该怎么防范?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

诈骗套路:抓准“恐慌心理”设局
这类诈骗的手段,说白了就是“拿捏人性弱点”:
- 冒充权威施压:骗子会先搞到你的通讯录信息(可能是之前app权限泄露、数据倒卖来的),然后冒充网贷、信用卡的催收人员,语气凶巴巴地说你“欠款逾期”,还伪造催收函、律师函,甚至威胁“再不还钱就起诉你”,让你信以为真。
- 隐私威胁逼钱:最狠的一招是“爆通讯录”——威胁把你的通讯录曝光,让亲友都知道你“欠钱不还”,利用你怕丢脸、怕亲友误解的心理,逼你赶紧转钱“消灾”。
- 制造紧迫感:骗子会故意缩短还款时间,今天必须转钱,否则马上曝光”,让你来不及思考,稀里糊涂就把钱打给他们。
被骗后别慌!三步走止损
很多人被骗,是因为“慌了神”,但只要冷静下来,这三步能帮你止损:
- 核实身份:别信“口头说法”
正规催收(或平台)会明确告诉你欠款平台、合同编号、逾期金额,如果对方支支吾吾,你直接联系平台官方客服(别用对方给的电话!),一问便知真假。 - 保留证据:为报警铺路
把对方的电话录音、短信、转账记录(没转的话千万别转!)都存好,这些是警察追查骗子的关键证据。 - 果断报警 通知亲友
不管你有没有真欠款,“用隐私威胁 骗钱”就是诈骗!第一时间报警,同时联系通讯录亲友,说清楚“有人冒充我诈骗,别信陌生催收电话/借钱信息”,避免他们也被骗。
防范秘籍:从源头堵死骗局
想不被这类骗局盯上,核心是“别给骗子可乘之机”:
- 债务处理走正规渠道:还款只通过网贷平台、银行的官方app或客服,别信“私下转账销账”“先交钱消灾”的鬼话。
- 管好通讯录权限:别随便给陌生app开“读取通讯录”的权限!很多信息泄露,就是因为app过度索取权限。
- 正规催收不违法”: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正规平台/催收绝不能“爆通讯录”(这是非法处理个人信息),要是有人威胁曝光,直接判定是骗子!
法条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没收财产。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十四条: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处理享有知情权、决定权,有权限制或拒绝他人处理个人信息;第五十三条:违法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依《刑法》追责。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诈骗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通讯录催收诈骗的核心陷阱是“利用隐私威胁 冒充权威施压”,记住两点:
① 正规催收(或平台)绝不会用“爆通讯录”这种违法方式逼债!遇到威胁曝光的,直接判定为诈骗信号;
② 处理债务、转账必须走官方渠道,任何“私下解决”“先交钱消灾”的要求,都要多留个心眼。
一旦发现被骗,第一时间报警并保留证据,同时提醒亲友防范二次诈骗,保护好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别让骗子钻了“恐慌心理”的空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