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遇到网贷、信用卡逾期后,最怕的就是催收找上门,尤其是“爆通讯录”这种操作——催收把欠债信息散播给亲友,既丢面子又搅乱生活,今天咱就聊聊,碰上催收骚扰时,咋护住通讯录信息,不让它变成催收的“武器”。

催收为啥能拿到通讯录?
不少借贷平台在申请贷款时,会要求读取通讯录权限,有些朋友没仔细看协议就点了同意,相当于“主动”把联系人信息交给了平台,等逾期后,催收就会用这些信息施压,给亲友打电话、发信息,逼你还款。
3步防护通讯录安全
从源头“锁死”信息
- 以后申请借贷时,谨慎授权通讯录权限!能不给就不给,必须给的话,选“仅使用时允许”,别让app后台偷偷获取新联系人。
- 要是已经逾期,赶紧打开手机“应用权限管理”,把借贷app的通讯录访问权限关掉,防止它再偷摸收集信息。
用法律“叫停”骚扰
催收敢“爆通讯录”?法律可不答应!
-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要是催收多次发侮辱、恐吓信息干扰你或亲友生活,直接报警!警察会对他们罚款、拘留。
- 《民法典》也明确: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催收未经允许用你的通讯录信息施压,属于违法处理个人信息!你可以去法院起诉,要求他们停止侵害、赔偿损失。
沟通技巧 技术拦截
- 接催收电话时:别吵架,先录音留证据,然后明确说:“不准骚扰我亲友,否则我走法律程序!”同时主动和平台协商还款(比如分期),有还款意愿的话,很多平台愿意谈。
- 手机设置拦截:把催收号码标记为“骚扰电话”,打开手机的“骚扰拦截”功能,减少骚扰电话的打扰(但正规催收的沟通还是要重视,毕竟解决债务才是根本)。
被爆通讯录后,记得留证据!
要是催收真的“爆”了通讯录,一定要保留证据:
- 通话记录、催收短信截图;
- 亲友的反馈(比如他们收到的催收信息、电话记录);
- 这些都是以后维权的“武器”!
法条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电话号码、通讯录信息等,私密信息还受隐私权保护。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五条:处理个人信息需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未经同意(或法律规定外),不得收集、使用你的通讯录信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多次发送侮辱、恐吓信息干扰他人生活的,可处拘留或罚款。
-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六十八条:发卡银行只能对债务人本人/担保人催收,不得骚扰无关第三人,也不得用暴力、恐吓等不当方式催收。
通讯录防护要“三管齐下”:
- 源头防范:借贷时慎授权,逾期后关权限,从技术上堵死信息泄露;
- 过程维权:遇违法催收(爆通讯录、骚扰亲友),立即录音、截图留证据,报警或起诉维权;
- 根本解决:积极和债权方协商还款(如分期),从根源上化解债务,避免催收持续干扰。
合法催收受保护,但暴力、骚扰式催收涉嫌违法!债务人应诚信履约,也应善用法律武器,护住自己和亲友的合法权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