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最近好几位朋友私信问我:“律师,我网贷还不上了,是不是就我一个人在硬撑啊?”“现在外面欠网贷的人是不是一大把?会不会最后都不用还了?”

看到这些问题,我心里其实挺复杂的,我能理解他们的焦虑——工资没涨、物价飞涨,突然一场病、一次失业,或者家里出点事,原本还能周转的生活瞬间就被压垮了;但另一方面,我也知道,很多人在逾期后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抱着“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觉得“反正那么多人逾期,银行也追不过来”。
那今天咱们就来聊点实在的:网贷逾期的人到底有多少?这种“大家都欠着,所以没人管”的想法,到底靠不靠谱?
你以为只有你在逾期?数据比你想的更吓人
先说个扎心的事实:根据央行和多家金融机构发布的报告,截至2023年底,我国个人消费类贷款余额已突破17万亿元,其中超过40%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发放的网贷,而在这庞大的数字背后,逾期90天以上的不良率在部分平台甚至达到了8%-12%。
这意味着什么?简单算一笔账:假设全国活跃网贷用户有1.5亿人,哪怕只有10%的人出现严重逾期(也就是连续三个月以上没还),那就是1500万人在“欠钱不还”。
这听起来像不像“法不责众”?好像确实很多人在拖、在躲、在等平台倒闭、等债务重组……但问题是——法律不会因为人多就网开一面。
逾期之后,你以为的“平静”其实是暴风雨前的沉默
很多人以为,只要我不接电话、不回短信,换个手机号、搬个家,平台就拿我没办法,可现实是:你的每一个行为,都在被记录、被追踪、被评估。
举个例子:你借了某平台3万块,分12期,月供约3000,前6个月你还得挺准时,但从第7个月开始断了,你以为平台最多催收几天就算了?错。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 第1个月逾期:短信提醒、自动语音电话;
- 第2个月:人工催收介入,可能打你亲戚朋友电话(虽然违规,但现实中确实存在);
- 第3个月起:你的账户被标记为“高风险”,信息可能被转给第三方催收公司;
- 第6个月以上:大概率被起诉,尤其是持牌金融机构或与律所合作的平台。
而且注意!现在很多平台背后是银行 科技公司联合放贷,比如某商、某条、某东金条,这些本质上属于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法院判下来后,你可以被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冻结银行卡、甚至影响子女上学和政审。
以案说法:一个外卖小哥的真实经历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是个32岁的外卖员,叫老李,他为了给父亲做手术,在三年间陆陆续续借了7家平台,总共欠了11万多,最开始还能拆东墙补西墙,后来单量减少、平台抽成提高,彻底还不上了。
他选择了“消失”:换手机、搬出租屋、连亲妈都联系不上他,结果呢?半年后收到法院传票——其中一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把他告了,诉求是偿还本金 利息 违约金共9.8万元。
开庭那天他来了,一脸懵:“我以为他们找不到我……再说这么多人欠钱,怎么就盯上我?”
我告诉他:“你错了,法院不是随机抓人,而是按资产线索筛选,你名下有电动车、有银行流水、有固定住址登记,人家一查一个准。越是那种‘看起来老实、有收入’的人,越容易被优先起诉,因为执行成功率高。”
最后调解结案,分期36个月还清,虽然免了部分罚息,但他也上了征信黑名单,五年内别想再贷款买房买车。
法条链接:别以为法律没规定,其实早写得明明白白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出借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网贷平台只要有你的身份证信息、借款协议、还款记录,就能立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的,法院可以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换句话说:签了合同就得认,赖账不是本事,而是把自己一步步逼进法律雷区。
律师总结:别赌“别人也这样”,要赌就赌自己的信用
我知道,很多负债人不是不想还,而是真的无力偿还,但我想说的是:
逃避只会让问题滚雪球,面对才能找到出路。
如果你已经逾期,建议你立刻做这几件事:
- 整理所有债务清单:哪家平台、借了多少、利率多少、是否合法;
- 主动联系平台协商:很多机构支持“延期还款”“分期减免”,前提是你要沟通;
- 警惕二次借贷陷阱:不要再用新贷还旧贷,那是深渊;
- 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比如法律援助、债务重组咨询,别自己硬扛。
记住一句话:今天的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把它当成常态,放弃了翻身的机会。
这个社会从来不缺负债的人,但真正能走出来的人,都是从“承认问题”那一刻开始的。
别再问“有多少人逾期”了,重要的是——
你想成为那个继续沉沦的人,还是那个咬牙爬起来的人?
共勉。
网贷逾期的人到底多不多?欠钱不还真的没人管吗?,本文为即问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如有咨询需要请联系专业律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