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不少朋友遇到过催收的情况,尤其是逾期之后,总担心催收会不会把自己的通讯录“乱爆”,把欠债的事捅给亲戚朋友,弄得自己没脸见人,今天咱就聊聊催收和通讯录隐私的那些事儿,看看怎么护住自己的“社交小圈子”。

首先得弄清楚,催收到底能不能随便爆通讯录?其实正规的催收是有规矩的!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和《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的要求,催收人员不能随意把你的欠款信息透露给无关的人,更不能用爆通讯录这种方式来骚扰你或者给你施压,比如说,有些催收为了逼你还钱,故意给你通讯录里的同事、朋友打电话,说你欠了多少钱不还,这其实已经越界了,属于违规催收。
那我们自己该怎么保护通讯录隐私呢?这里有几个小妙招:
- 借款时留个心眼:办信用卡、借网贷时,一定要仔细看授权协议!很多平台会在协议里悄悄埋个“雷”,说可以“必要时”联系你的联系人,但这个“必要时”到底啥情况,得弄清楚,要是协议里写得模棱两可,别着急点同意,能不授权通讯录就尽量别授权,或者只授权必要的联系信息(比如紧急联系人,而非整个通讯录)。
- 逾期后主动沟通:真的逾期了也别慌,主动和催收或平台沟通!你可以明确告诉他们:“我的欠款我会处理,但请你们不要骚扰我的家人朋友,按照法律规定来催收。”同时把沟通的记录(比如短信、通话录音)都保留好,万一后面真出问题,这些就是维权证据。
- 违规催收要反击:要是催收真的违规爆了通讯录,别忍着!你可以向银保监会、黑猫投诉平台这些渠道举报,也可以收集好证据去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甚至公开道歉。
当然啦,最根本的还是尽量别逾期,按时还钱才是王道,但要是真遇到困难了,也别怕,法律是咱们的后盾,只要催收敢越界,咱们就有办法治他!
法条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十四条: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处理享有知情权、决定权,有权限制或者拒绝他人对其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第四十七条:个人信息处理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违反约定处理个人信息的,个人有权请求删除个人信息。
-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三条:债务催收对象应符合法律法规有关要求,不得骚扰无关人员;第二十六条:催收人员不得冒用行政部门、司法机关以及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的名义开展催收。
催收并非可以肆意妄为,法律为公民的通讯录隐私筑牢了防线,作为债务人,一方面要增强风险意识,借款时审慎授权通讯录权限;逾期后应积极沟通并留存证据,若遭遇违规爆通讯录等侵权行为,可通过向监管部门投诉、提起民事诉讼等方式维权,同时需明确:合法催收应限于向债务人本人及必要联系人(如紧急联系人)依规沟通,超出此边界的催收行为,债务人有权依法反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与人格尊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