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贷款或信用卡逾期后,会碰到催收人员给通讯录亲友打电话的情况,心里难免犯嘀咕:催收打通讯录到底犯法吗?要是遇到没完没了的骚扰,又该咋应对呢?今天咱就把这事掰扯清楚。

催收打通讯录,合法还是违法?得看“度”!
催收联系通讯录好友,得区分合规催收和恶意催收:
- 合规催收:如果是银行、持牌金融机构的催收人员,在“合理范围”内联系(比如仅告知欠款事实、提醒还款,且没有频繁骚扰、侮辱谩骂),这种行为一般合法——毕竟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债权人有权通过合规方式催收。
- 恶意催收:要是催收人员“越界”了,比如不分昼夜打电话(凌晨、深夜轰炸)、在你工作时疯狂骚扰(影响正常生活),或者把你的欠款信息大肆宣扬,甚至侮辱、诽谤你和亲友,还对通讯录亲友“地毯式”轰炸(一天打好几十个),这就属于违法催收了!
法律怎么管“恶意催收打通讯录”?
咱从法律条文里找找依据: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要是催收多次发侮辱、恐吓信息,或者频繁打电话干扰你/亲友的正常生活,可能被处“5日以下拘留 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 可并处500元罚款”。
- 《民法典》(隐私权 个人信息保护):你的通讯录信息属于“个人信息”,催收要是未经允许泄露欠款信息、用信息骚扰他人,就侵犯了你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得承担侵权责任。
- 行业自律规则: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规定,催收不能骚扰无关人员,不能泄露债务信息,不能用侮辱性语言沟通——要是催收公司违反,会被监管处罚!
遇到恶意催收打通讯录,该咋应对?
别慌,咱有办法维权:
- 留证据:把催收的电话录音、短信、亲友的证言,甚至催收人员的身份信息(能拿到的话)都存好——证据是维权的“底气”!
- 报警:要是催收干扰你/亲友正常生活,或有侮辱诽谤行为,直接去派出所报案,让警方依法处理。
- 向监管投诉:向银保监会、地方金融监管局,或“黑猫投诉”等平台举报,让监管部门介入调查。
- 起诉追责:要是催收造成了严重精神损害或经济损失,可去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停止侵害、赔礼道歉,甚至赔偿损失。
【法条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包括电话号码、通讯录信息等,私密信息适用隐私权规定。
-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六十八条:发卡银行应当对债务人本人及其担保人进行催收,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不得采用暴力、胁迫、恐吓或辱骂等不当催收行为。
-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
第十三条:不得骚扰无关人员;第十四条:仅在无法联系债务人时,方可联系事先约定的联系人;第十五条:不得用恐吓、辱骂等语言胁迫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
【律师总结】
催收打通讯录是否违法,核心看行为是否“越界”:合规催收(告知欠款、合理提醒)不违法;但恶意催收(骚扰、泄露隐私、侮辱诽谤)则涉嫌违法,要承担治安处罚、侵权赔偿等责任。
遇到恶意催收时,别忍气吞声!第一时间固定证据,通过报警、投诉、诉讼等合法途径维权,必要时可委托律师介入,依法向催收方追责,欠债要还钱,但维权也要硬气!
催收打通讯录犯法吗?遇到恶意催收该如何应对?,本文为即问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如有咨询需要请联系专业律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