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凯发app-凯发平台网址>法律案例> 正文内容

很多朋友在被催收“找上门”(不管是打电话给本人还是亲戚朋友)的时候,都会心里犯嘀咕:“我压根没把通讯录给他们啊,催收咋就知道我二姑、老同学的电话了?”今天咱就把催收获取通讯录的“门道”扒一扒,再聊聊普通人该咋防信息泄露。

催收怎么知道通讯录的?如何防范信息泄露?

催收获取通讯录的常见“路子”

  1. 你自己“送”出去的app权限
    不少网贷、分期、甚至一些小众app,下载时会弹出“请求读取通讯录”的权限,很多人急着用app(比如借钱、领优惠券),看都不看就点“同意”了,这就相当于你亲手把通讯录“交”给平台了——等你逾期,平台或者合作的催收公司,就能名正言顺地拿到这些信息。

  2. 手机权限“管理失控”
    就算你一开始没授权,有些“流氓app”也会耍手段:比如伪装成正规软件,偷偷在后台获取权限;或者你之前授权过,后来忘了关,它就一直“盯”着你的通讯录,尤其是安卓手机,要是不手动去“应用管理”里关权限,有些app能一直“偷”信息。

  3. “信息贩子”倒卖黑产数据
    市面上有专门的“黑产团伙”,靠偷、买个人信息牟利,他们可能通过病毒、钓鱼网站弄到你的通讯录,再高价卖给催收公司,这些“信息贩子”就像“中间商”,把你的隐私当成商品交易。

  4. 手机中病毒/装了恶意软件
    要是你点了不明链接(比如短信里的“中奖链接”“借钱链接”),手机中了病毒,或者装了带恶意代码的软件,这些程序会直接“扒”走你的通讯录、通话记录,再传给催收方,就像给手机装了个“监听器”,你啥都不知道,信息就被偷走了。

  5. 运营商/服务商“出漏洞”或内部人违规
    个别运营商、通信服务商的系统有漏洞,被黑客攻破;或者内部员工为了钱,违规把用户的通讯信息卖出去,催收就能通过这种“歪门邪道”,拿到你的通讯录。

  6. 熟人/自己“无心之失”
    有时候是自己大意:比如把通讯录截图发给朋友、同事,结果对方手机被入侵,信息被截胡;或者亲戚朋友被催收“套话”(比如催收装成快递员、警察),稀里糊涂就把你的电话说出去了。

普通人该咋“防”?这几招很实用

  1. app权限,能不给就不给
    下载app时,仔细看权限请求:如果一个“记账app”非要通讯录权限,直接拒绝!(它要通讯录干嘛?明显有问题),只给必要的权限(比如地图类app要位置权限),敏感权限(通讯录、短信、摄像头)能拒就拒。

  2. 定期“清理”app权限
    打开手机“设置-应用管理”,挨个看app的权限:那些不常用、不知名的app,把“通讯录权限”全关掉!就像给房间换锁,不让它们再随便进你通讯录的“房间”。

  3. 借钱/办业务,选“正规军”
    别为了“秒批”“高额度”,去碰那些没牌照的“野路子”平台,优先选大银行、持牌网贷平台(比如蚂蚁借呗、京东金条这类合规的),它们受监管,不会乱卖你的信息。

  4. 给手机请个“保安”——装安全软件
    装个正规的手机安全app(比如大厂的安全卫士),定期扫描病毒、清理恶意软件,看到陌生链接、短信,别乱点,先让安全软件“过一遍”。

  5. 定期查征信,盯紧信息“动向”
    每年去「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凯发app官网」查2-3次征信,看看有没有陌生机构查过你的信息,要是有可疑的查询记录,赶紧排查是不是信息泄露了。

法条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十四条: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处理享有知情权、决定权,有权限制或者拒绝他人对其个人信息进行处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若催收/平台未经你同意获取、使用通讯录信息,涉嫌违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催收通过“黑产”购买、倒卖你的通讯录信息,可能涉嫌犯罪。

催收获取通讯录的手段,有的是你“授权”的(比如app权限没管好),有的是被“偷”的(病毒、黑产、内部违规),普通人要做的,就是把好“权限关”“平台关”“手机关”:别乱给权限、别碰野平台、别让手机中病毒。

要是发现催收非法获取、泄露你的通讯录信息(比如没经过你同意就给亲戚朋友打电话),别忍!可以:

  1. 向「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银保监会」举报平台/催收的违规行为;
  2. 保留证据(通话记录、短信、催收截图),直接报警
  3. 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赔偿损失。

你的通讯录是隐私,不是催收的“武器库”,用法律护好自己的信息,催收再“神通广大”,也钻不了空子!

催收怎么知道通讯录的?如何防范信息泄露?,本文为即问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如有咨询需要请联系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https://www.jiwenlaw.com/n/ec3kg3w242ko.html

分享给朋友:

催收怎么知道通讯录的?如何防范信息泄露?的相关文章

催收是怎么看到我通讯录?如何防范信息泄露?

催收怎么看到我通讯录如何防范信息泄露

很多朋友逾期后,突然接到催收电话,对方还能说出自己通讯录里朋友、家人名字,甚至连关系都能讲清楚,心里就犯嘀咕了:这催收到底是咋看到我通讯录的?今天咱就来掰扯掰扯这个事儿,顺便说说咋防范信息被这“扒”走。催收“看”到通讯录的常见路径 贷款app“权限坑” 下载借贷类app时,你是...

催收怎么知道通讯录的?个人信息安全如何保障?

催收怎么知道通讯录的?个人信息安全如何保障?

很多朋友在网贷、用卡逾期后,会发现催收不仅打电话给自己,连通讯录亲友也被“找上门”了,心里直犯嘀咕:他们咋知道通讯录的?今天咱就聊聊催收获取通讯录的那些门,顺便说说咋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催收“瞄上”通讯录的常见门咱自己“送”出去授权 不少网贷、小额贷app在安装或申请贷款时...

催收是怎么找到我的通讯录的?如何防范被获取?

催收怎么找到我的通讯录的如何防范被获取?

很多朋友遇到催收的时候,都会一头雾水:“我压根没主动把通讯录催收,他们咋就知道我所有联系人电话了?”其实催收获取通讯录的“门”还真不少,今天咱就把这些门路拆开了说,顺便讲讲咋防范这类信息泄露催收获取通讯录的常见“套路” app授权“埋雷” 咱们下载借贷、理财类app时,注册环节经...

催收怎么知道我的通讯录?被爆通讯录了怎么办?

催收怎么知道的通讯录?被爆通讯录怎么办?

很多朋友在被催收时,不仅自己接到款电话,连亲戚朋友也被“轰炸”,心里直犯嘀咕:催收咋就知道的通讯录了?要是真被爆了通讯录,又该咋办? 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唠唠这事儿。催收咋拿到你通讯录的? 最常见“坑”,是app过度授权!借网贷、用金融类app时,它会弹出“读取通讯录权限请求—...

手机通讯录催收怎么知道?被爆通讯录该怎么办?

手机通讯录催收怎么知道?被爆通讯录怎么办?

现在不少朋友遇到过网贷、用卡逾期后,催收不仅打电话,还把电话打到通讯录家人朋友那里,搞得人特别闹心,很多人就纳闷了:催收咋就知道通讯录里都有谁?要是真被爆了通讯录,又该咋应对呢?今天咱就把这事儿掰扯清楚。催收咋拿到你的通讯录? 最常见是你自己“给”!很多网贷、现金贷app在申...

催收如何得到通讯录的?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在网贷、用卡逾期后,不少朋友会遇到催收“爆通讯录糟心事——自己联系人被催收轮番骚扰,甚至连多年不联系同学、远房亲戚都接到了催收电话,很多人纳闷:催收到底是咋拿到我通讯录的? 今天咱就把这个事儿掰开揉碎了说,顺便讲讲遇到这种情况该咋应对。催收拿到通讯录的常见“门路” 你自己“送”出...

遭遇催收骚扰?如何防护通讯录信息安全?

遭遇催收骚扰?如何防通讯录信息安全?

很多朋友在遇到网贷、用卡逾期后,最怕就是催收找上门,尤其是“爆通讯录”这种操作——催收把欠债信息散播给亲友,既丢面子又搅乱生活,今天咱就聊聊,碰上催收骚扰时,咋护住通讯录信息,不让它变成催收的“武器”。催收为啥能拿到通讯录? 不少借贷平台在申请贷款时,会要求读取通讯录权限,有些朋友没仔...

催收还能读取通讯录吗?如何防范通讯录被违规读取?

催收还能读取通讯录吗?如何防范通讯录被违规读取?

现在不少朋友在网贷、用卡逾期后,都会担心一件事:催收会不会偷偷读取自己的通讯录,然后给亲戚朋友打电话施压?今天咱们就把这个事儿掰扯清楚,顺便说说怎么护住自己的通讯录信息催收的通讯录信息从哪来? 其实很多人在申请贷款、办用卡,甚至下载某些金融类app时,会被要求“授权读取通讯录”,...

通讯录被催收诈骗了怎么办?如何防范这类骗局?

通讯录催收诈骗了怎么办?如何防范这类骗局?

突然接到自称“催收公司”电话,说你欠款逾期了,要是不马上交钱,就把你的通讯录全部曝光,让亲友都知道你欠钱!可等你慌慌张张转了钱,才发现根本不是正规催收——这就是典型通讯录催收诈骗”!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平时又该怎么防范?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 诈骗套路:抓准“恐慌心理”设局 这类...

诈骗九千元判多久?如何防范诈骗陷阱?

诈骗九千元判多久?如何防范诈骗陷阱?

大家好,我是张律师,一名从业十多年专业律师,我们来聊聊一个看似小却影响深远法律问题:诈骗九千元判多久?别以为这只是个小数字,它背后牵扯法律后果和人生轨迹,可能比你想象更复杂,作为一名律师,我处理过不少类似案件,很多时候,当事人一开始只是抱着侥幸心理,结果却栽进了法律网里,我就用俗易懂语...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