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借过网贷的朋友都被催收的“连环call”“爆通讯录”折腾得焦头烂额——自己的债务信息被捅给家人朋友,尴尬又闹心!这时候有人就想:我把手机通讯录删干净,催收是不是就没辙了?真能挡住他们骚扰亲友吗?今天咱就把这事儿掰扯明白。

删通讯录,为啥挡不住催收?
很多人不知道:网贷平台拿到你通讯录,早在你借钱时就“留后手”了!
大部分网贷app在你申请借款时,会要求“读取通讯录权限”(甚至偷偷备份数据到服务器),比如你下载某网贷app,注册时它提示“不授权通讯录就无法借款”,你为了借钱点了同意——这时候你的联系人信息已经被平台存到服务器里了!哪怕你后来把手机通讯录删得干干净净,平台服务器里的那份信息还在,催收照样能拿到你的亲友电话。
退一步说,就算平台没提前备份,催收也有“后手”:他们会查你的通话记录(看你常联系谁)、社交软件好友、甚至网购收货地址里的联系人信息,推断你的亲友,光删手机里的通讯录,根本堵不住所有漏洞。
遇到违规催收,该咋合法维权?
被催收骚扰别慌,咱用法律武器“反击”:
留好证据是关键
催收的短信、电话录音(记得提前开启自动录音)、社交软件骚扰记录,都要存好!尤其是那种侮辱、恐吓、一天打几十通电话,这些都是他们违规的铁证。向监管部门投诉
银保监会、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都能管这类事儿!你把证据提交上去,投诉平台“违规催收”,很多平台会因为怕被处罚,主动收敛。必要时走法律途径
-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如果催收“多次发骚扰信息、打电话干扰你/亲友正常生活”,警方可以对他们拘留或罚款。
- 根据《民法典》:你的个人信息(包括通讯录)受法律保护,催收不能非法处理、泄露你的联系人信息。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
第十三条:债务催收对象应符合法律法规有关要求,不得骚扰无关人员;第二十六条:催收人员不得向债务人外的其他人员透露债务人负债、逾期、违约等个人信息(法律法规另行规定的情形除外)。
删手机通讯录对阻止“爆通讯录”作用很有限——毕竟平台大概率已在借款时留存了通讯录数据,遇到违规催收,记住这3点:
- 留证据:催收的骚扰记录是维权的核心武器;
- 善投诉:借助银保监会、互金协会等监管力量,倒逼平台合规;
- 懂法律:用《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典》等法律维权,必要时起诉。
借钱时别“图方便”授权过多隐私权限,尽量选合法合规的平台,从源头减少被催收骚扰的风险。
网贷催收总骚扰?把通讯录删了有用吗?还会被爆吗?,本文为即问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如有咨询需要请联系专业律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