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几年我接的咨询里,十个人里有八个都跟“网贷”沾边,不是谁天生就想欠钱不还,很多人都是被生活逼到墙角——工资发不出来、家里人生病、突然失业……一着急就点了手机上的“借呗”“安逸花”“分期乐”,想着先撑过去再说,结果呢?利滚利、罚息叠加,越拖越多,最后连本金都还不上了。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逾期了到底该怎么办?是装死不理,还是赶紧筹钱还上?催收天天打电话,甚至打给你的父母、同事,把你的通讯录都“炸”了,这合法吗?还能不能协商?征信烂了以后是不是一辈子翻不了身?
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捋清楚这几件事。
逾期不是世界末日,但别当“鸵鸟”
很多人一旦还不上就开始逃避,关机、换号、拉黑所有来电,你以为这样就能躲过去?错,逃避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逾期第一天,平台可能只是发个短信提醒;到了第七天,就开始电话轰炸;一个月后,基本就转给第三方催收了,而这个时候,很多人的心理防线已经崩了,一边自责羞愧,一边又无力偿还,陷入恶性循环。
我的建议是:越早面对越好。
你得先搞清楚自己到底欠了多少,哪些是正规持牌机构(比如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哪些是纯民间借贷或高利贷性质的平台,前者受法律保护,也有合规流程;后者可能本身就违法,利息超过36%的部分根本不用还。
催收可以存在,但不能“突破人性底线”
这是很多人最痛苦的一点:明明我自己借的钱,为什么家人朋友全都知道了?昨天我妈接到电话说:“你儿子欠钱不还,再不处理就要上门抓人!”吓得老人家血压飙升。
我告诉你,这种行为——爆通讯录、恐吓家属、p图发朋友圈、伪装律师函、冒充公检法——统统违法!
根据《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你的通讯录属于个人敏感信息,平台没有权利随意泄露,催收可以联系你本人,但必须文明进行,不能辱骂、威胁、骚扰无关第三人。
如果你已经被骚扰,请立刻做三件事:
- 录音保存证据(每次通话都要录);
- 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原放贷机构;
- 必要时报警,尤其是涉及人身威胁或名誉侵害。
你还钱的义务不等于要被人当“人渣”对待。
协商才是出路,不是丢脸的事
很多人觉得“谈延期”“申请减免”很丢脸,怕被拒绝,其实大可不必。
正规金融机构现在都有“债务重组”“困难帮扶”通道,比如你因疫情失业、重病住院、家庭变故导致还款困难,完全可以主动联系客服,提供证明材料,申请:
- 延期还款(停息延后)
- 分期偿还
- 利息部分减免
- 一次性结清折扣
我在办案中见过不少案例,有人原本欠5万,经过协商只还3.8万就结清了,征信记录也标注为“正常结清”,这难道不比被催收折磨半年强?
关键在于:你要主动沟通,态度诚恳,拿出实际困难证明,而不是等到法院传票来了才后悔。
以案说法:一个单亲妈妈的真实经历
去年有个客户李女士来找我,34岁,单亲带娃,做电商运营,疫情封控期间公司裁员,她靠借网贷维持房租和孩子奶粉钱,前后借了七家平台,累计本金加利息近12万。
最崩溃的时候,她每天接到二十多个催收电话,前夫的号码也被打爆,对方说“再不还钱就把你女儿学校地址公布网上”,她一度想轻生。
我们介入后做了几件事:
- 梳理所有借款合同,发现其中三家年化利率超36%,依法不予支持;
- 收集她的失业证明、孩子出生证、银行流水等材料;
- 代表她与两家主要平台协商,最终达成“本金 合法利息分24期还清,其余平台暂停催收”的方案;
- 向监管部门举报非法催收行为,促使平台整改。
半年后她告诉我:“终于敢接陌生电话了。”
这不是奇迹,这是每个负债人都该有的权利。
法条链接(划重点!)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32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
-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0条:任何组织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5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四倍(目前约14.8%),超出部分无效。
-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严禁暴力催收、骚扰无关人员、虚假承诺、诱导还款等行为。
这些不是纸面条文,是你维权的武器。
网贷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恐惧中沉默。
你要明白:
✅ 借钱不还确实违约,但这不意味着你可以被任意羞辱;
✅ 协商不是求人,而是行使合法权利;
✅ 征信污点五年可修复,但心理健康一旦崩塌,重建更难。
如果你正走在这条黑暗的路上,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也不是一个“失败者”。
你只是暂时遇到了财务危机,而解决它的第一步,就是抬起头来,正视问题,然后一步步往前走。
法律从不惩罚诚实但困顿的人。
它真正保护的,正是那些即使跌倒也在努力爬起来的灵魂。
别怕。
拿起手机,整理账单,联系平台,或者找专业的人帮忙。
阳光总会照进裂缝,只要你愿意打开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