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您在xx平台的借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产生高额罚息”,心里一紧,点进去一看,原本借了5000块,现在连本带息要还8000多?
更离谱的是,有些平台甚至告诉你:“逾期一天就按年化36%计息”,这到底是合法还是套路?

别急,今天我就用一个老律师的视角,掰开揉碎讲清楚——网贷逾期利息到底怎么算?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你能不能反杀一口?
逾期利息 ≠ 想收多少就收多少
很多人以为,只要我借了钱没按时还,平台爱怎么算利息就怎么算,错!大错特错。
正规的网贷平台,哪怕你逾期了,它的利息、罚息、违约金加起来也是有法律上限的。
先说结论:
👉所有费用(本金 利息 罚息 服务费 违约金)总和,年化利率不能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4倍。
这是《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的硬性规定。
举个例子:
假设你在2023年借了一笔网贷,当时的一年期lpr是3.65%,那4倍就是6%。
也就是说,哪怕你拖了三年不还,平台最终能合法主张的总成本,年化不能超过14.6%。
可现实呢?
很多平台合同写着“日息万分之五”,听起来不多吧?换算下来可是年化18.25%,还没算上逾期后的罚息、违约金,一旦叠加,轻轻松松突破24%,甚至36%!
这些超出部分,从法律上讲,你根本不用付。
平台常用的“三板斧”套路,你中招了吗?
我处理过太多类似案件,发现大多数网贷平台在逾期后都会玩这几招:
复利计息(利滚利)
把未还的利息计入本金,下一阶段继续收利息,听着就吓人,但法律明确禁止——除非双方另有约定且不超上限,否则法院不认。违约金 罚息双收
合同一边收每天0.05%的罚息,一边再收一笔“逾期违约金”,这属于变相突破利率上限,典型的“拆东墙补西墙”。服务费、管理费暗度陈仓
借款时没说清楚,逾期后突然冒出各种“催收费”“账户管理费”,其实这些名目很多都是无效的附加条款。
记住一句话:不管它叫什么名字,只要是为借钱这个事收的钱,统统算进“资金成本”里,一起看是否超标。
以案说法:小王被追债1.2万,最后只还了6500
这是我去年代理的一个真实案子。
小王2021年在某知名网贷平台借了5000元,分12期还,前几个月正常还,后来失业断供,平台开始催收,两年后竟然要求他还12876元,理由是“逾期罚息 违约金 复利”。
我们接案后调取了全部合同和还款记录,发现:
- 约定年化利率是18%(已超lpr4倍)
- 逾期后每天加收0.1%罚息
- 还有一笔“信用管理费”每月50元
我们直接向法院起诉,主张:
- 超出lpr4倍的部分无效;
- 复利和额外管理费无法律依据;
- 实际应还金额按合法利率重新核算。
最终法院判决:小王只需偿还本金5000元 合法利息1500元,合计6500元。
平台不仅退回多收的钱,还承担了诉讼费。
你看,不是你欠得理亏,而是它们吃相太难看。
法条链接:你的底气来自哪里?
这些都不是我瞎说,全都有法可依: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的除外。”
第三十条进一步明确:
“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lpr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这些白纸黑字的条文,就是你面对催收时最硬的腰杆。
律师总结:别怕,你手里有牌
很多人一看到催收电话就慌,生怕上征信、被起诉、影响孩子上学……但我想告诉你:
✅只要你没恶意逃废债,只是暂时困难,法律是保护你的。
✅平台不是想收多少就收多少,超额部分你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不”。
✅哪怕已经被起诉,也有机会通过反诉或抗辩,把多付的钱要回来。
我的建议是: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借钱是契约,不是卖身契,你还的是债,不是尊严。
面对不合理收费,站出来维权,不是赖账,而是守住法律给你的最后一道防线。
网贷逾期利息怎么算?多收的罚息能退吗?被催收威胁怎么办?,本文为即问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如有咨询需要请联系专业律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