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被催收时,会收到类似“再不还钱就调取你通讯录,把欠款事告诉所有人”的信息,瞬间慌了神——既担心隐私曝光,又怕亲友知道后难堪,但催收这种“调通讯录”的威胁,到底合不合法?咱们又该怎么应对?今天就把这里的门道讲清楚。

催收“调通讯录”,本质是违法威胁!
你的通讯录属于个人隐私 个人信息范畴:根据《民法典》,自然人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能以“刺探、泄露、公开”等方式侵犯(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要“合法、正当、必要”,催收没经你同意就想调通讯录、曝信息,本身就违法!
举个例子:小王欠网贷后,催收电话里放话“再不还钱就给你通讯录所有人打电话”,小王一开始怕了,但咨询律师后才知道,催收这种威胁是违法的,他把催收的短信、通话录音全存好,向网贷平台监管方投诉后,催收不仅不敢再威胁,平台还主动给他调整了还款方案。
遇到这种情况,这样应对最有效!
- 先“锁死”证据:不管是催收的短信、微信,还是通话录音,全部保留!这些是证明对方违法催收的关键,后面维权全靠它。
- 向放贷/发卡方投诉:如果欠的是银行信用卡,直接打银行客服,要求“换合规催收人员”或“调整还款方式”;如果是网贷,找平台投诉通道,把催收的违法情况说清楚。
- 向监管部门举报: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12321网络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都能举报!把证据提交上去,监管会督促催收整改。
- 敢侵权就走法律途径:如果催收真的曝了你的通讯录、骚扰亲友,直接起诉!告他侵犯隐私权、名誉权,要求“停止侵害 赔偿损失”,甚至可以追究对方行政/刑事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多次恐吓、骚扰他人要被拘留罚款)。
法条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条: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催收威胁“调通讯录”本身就涉嫌违法,别被这种话术吓住!记住核心应对逻辑:先留证据,再投诉举报,敢侵权就起诉,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律师,让律师帮你分析情况、制定维权方案——法律是你的后盾,合法权益一定要坚决捍卫!
催收说要调取通讯录怎么办?这样应对才合法!,本文为即问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如有咨询需要请联系专业律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声明:本文由即问律师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所有文章内容均属本站原创,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发请联系凯发app,同时警告凯发平台网址的版权碰瓷狗来碰瓷,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